印花是一门集化学、物理、机械、美术和技艺等于一体的纺织品综合加工技术。印花工艺技术含量较高,工种较多,工艺过程长且复杂。印花质量与图案设计、印花设备、筛网排列、色浆调制和操作人员熟练程度,以及前后处理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印花产品的最终质量和整体效果。印花过程充分体现了一个质量理念:100-1=0。因此,印花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互相配合极为重要。
文章就圆网印花加工过程中的疵病及预防措施简介于下。
1刀线(宽条状)
1.1疵病形态
印花机运转过程中,印花色浆刮刀在圆网内直接刮压色浆,若刮刀刀刃有缺口或局部不平,或刀口黏附有其它杂质,圆网旋转运行时就会产生刮色不匀,造成本花回出现深浅条状刀线。
1.2产生原因
1.2.1刮刀选用或使用不当
印花刮刀刀片材质差,不耐磨,弹性恢复性能差,容易弯曲;刀口被硬物碰撞产生卷口或缺口,不能紧压圆网,引起刀线疵病。
刮刀与圆网接触不良,使刮刀不能均匀地由圆网内向外刮压色浆,导致色浆在印花织物上渗透不匀而产生浅色条状的刀线。
1.2.2圆网质量
圆网内壁局部不够光洁,导致刮刀刀口受到磨损,致使刮印色浆不匀,使织物上呈现条状刀线。圆网使用过程中复圆不良,圆网上的感光胶层厚薄不匀,未复圆的凹陷处胶层厚,不仅胶液会向下流淌,还会流入圆网内壁,导致网孔内壁胶层与刮刀摩擦,损伤刀口而出现刀线。感光胶黏度太低,胶液不稠,使感光胶液流入网孔内壁。经过曝光、显影和焙烘后,使渗漏到内壁的胶层固化,导致刮刀与其直接摩擦,损伤刀口而出现刀线。
1.2.3色浆调制不当
印花色浆由于糊料未充分膨化溶解或混有其它杂质,且过滤时未去尽,运转过程中杂质嵌附在刮刀与圆网之间,出现条状色泽。这不仅易造成刀线,还会堵塞网孔。
1.2.4其它
采用涂料直接印花时,由于黏合剂的质量问题,黏合剂与增稠剂和交联剂的配伍相容性问题,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印花色浆经刮刀挤压摩擦,往往会过早结膜,黏附于刮刀刃口,造成刀线,有时还会出现塞网。
采用稳定不溶性偶氮染料印花时,由于染料耐热稳定性较差,圆网运行中刮刀与染料不断摩擦发热,同样也会黏结刀口。
1.3克服方法
1.3.1合理选择和使用刮刀
应根据织物品种、花纹面积和印花色浆性能,合理选用不同规格的刮刀。花纹面积大,选用较厚、宽的刀片;面积小,选用较薄的刀片。调整刮刀压力和刮刀角度,以减轻刮刀与圆网的摩擦,使花纹得色均匀、浓艳,印制效果优良。荷兰斯托克(Stork)公司涂覆聚四氟乙烯的新型塑料刀片更适用于圆网印花,但它对原糊有较高要求,即黏度要低、流变性能要好,否则会影响其印制效果。刮刀要保持平直,不能有低凹弯曲的现象存在,使用过的刮刀再次使用时,应进行打磨,除去卷口部分,确保刮刀受力均匀,刮浆一致。
[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