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NOBS用量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设定DM一13610.4g/L,DM一13701.5L,H202 (35%)6/L,NaOH2g/L,70c【二处理60min,考察NOBS用量对织物白度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
图5NOBS用量对织物白度的影响
由图5可知,加入NOBS后,织物白度显著提高。NOBS用量从1g/L增至5g/L,织物白度不断提升,但超过5L后,白度开始降低。NOBS浓度增加,有利于生成过壬酸,但NOBS浓度过高,过多的NOBS还能与过壬酸发生如下反应:
该反应生成了没有氧化能力的过氧二壬酸,导致有效漂白组分过壬酸减少,降低促漂效果。此外,NOBS浓度高时,漂液中生成过多的过壬酸,易进一步生成大量酸性很强的对羟基苯磺酸,中和了部分
NaOH,致使漂液pH值下降而达不到漂白所需的碱性条件,影响了织物白度。在低温下,NOBS用量约为1g/L时,能基本达到漂白要求,对漂白要求较高的织物,可在考虑生产成本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用量。
3.7NOBS加入时间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为考察NOBS加入时间对织物白度的影响,设定NOBS在室温加人,或升至漂白温度后0,5,10,20和30min~13人,其它工艺条件为:DM一13610.4g/L,DM-13701.5g/L,35%H2026g/L,NaOH2g/L,NOBS1g/L,70℃处理60min,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室温时加入NOBS,漂白效果较差。因为开始即加入NOBS,会降低漂液pH值,不利于H202,分解得到HOO一,从而不能进一步得到过壬酸促漂。漂白处理一定时间后,H202先在碱性条件下分解成HOO一,再加入NOBS与之反应,转化为活性更强的
过壬酸阴离子,起到促漂作用。试验表明,NOBS在升至漂白温度后10~20min加入均可,过晚加人也会影响NOBS的利用率。
3.8正交试验优化活化漂白工艺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5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试验,并以织物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为指标,进一步优化活化漂白工艺。因素水平设计见表3,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