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1可知,在40-45℃低温情况下,以烧碱和复合碱为碱剂,染样得色较深,且随温度升高,得色深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烧碱和复合碱的碱性太强,温度较高时,L型活性染料容易发生水解。其中,除红色染料外,复合碱染样的得色量均高于烧碱的。考虑到烧碱的碱性太强,且对染液的缓冲能力较弱,无法使染液pH值稳定在适宜的固色范围,因此存在染花的可能性[2]。而纯碱碱性太弱,低温染色时染料的反应性差,固着率低,得色浅,需要在50℃以上进行染色,且50℃染色时的K/S值小于复合碱40℃染色的K/S值。因此,确定L型活性染料以复合碱作为固色碱剂,染色温度40℃,能避免以纯碱作碱剂时因溶解性差、用量大产生“石碱”(结晶碱),而造成织物擦伤或循环泵磨损等问题[3]。
2.2染液pH值对K/S值的影响
取L型活性染料2%(omf),元明粉40g/L,浴比1:30。40℃固色90min,皂洗后烘干。通过改变混合碱中纯碱和烧碱的用量调节染液的pH值,其对染样K/S值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染液pH值为11.5左右(纯碱5g/L+烧碱0.5-1.0g/L)时得色较深。pH值过高会造成染料水解,从而降低得色量。
2.3电解质质量浓度对值的影响
取L型活性染料2%(omf),纯碱5g/L,烧碱0.5g/L,浴比1:30,40℃固色90min,皂洗后烘干。元明粉质量浓度对染样K/S值的影响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