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与讨论
2.1脂肽皂洗液pH值的影晌
脂肽质量浓度为0.1g/L,改变pH值,按1.3.3(1)节对活性黄3RS和活性蓝BRF染色棉织物进行皂洗,结果见图1和图2。
由图1和图2的浮色去除率和洗色率可以看出,碱性条件下的皂洗效果比酸性条件的好,在中性至碱性较宽的pH值范围内的皂洗效果均较好,且在pH值为9时达到最好,这可能与脂肽本身的溶解度有关。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结构,可溶于碱性溶液中,而在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差。
2.2脂肽用量的影响
pH值为9,改变脂肽用量,按1.3.3(1)节对活性黄3RS和活性蓝BRF染色棉织物进行皂洗,结果见图3和图4。
由图3和图4可知,脂肽质量浓度达0.05g/L时,皂洗效果最好。这是因为表面活性剂具有临界胶束浓度,当其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时,表面活性剂才会以胶团的形式存在。本试验所用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0.05g/L左右,也即当脂肽质量浓度大于0.05g/L形成脂肽分子胶团时,才有利于染料的去除,从而获得较好的皂洗效果。当脂肽质量浓度超过CMC并继续提高时,皂洗效果没有明显提高,为节约成本,脂肽质量浓度选择0.05g/L。
2.3皂洗温度
pH值为9,脂肽质量浓度为0.05g/L,改变皂洗温度,按1.3.3(1)节对活性黄3RS和活性蓝BRF染色棉织物进行皂洗,结果见图5和图6。
由图5和图6可知,皂洗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但当皂洗温度达75~95℃时,皂洗效果无明显变化,表现均较好;当皂洗温度低于75℃时,洗色率和浮色去除率较低。这可能是在温度较低时染料分子的动能相对较低,织物上的浮色不容易脱落。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染料易于脱落,而脂肽本身的活性却不受温度改变的影响。综合考虑能耗,在保证较好的浮色去除效果的同时,应尽可能降低皂洗温度,因而脂肽皂洗温度选择75℃。相对于传统皂洗温度95℃,脂肽皂洗工艺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能源。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