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多组分的纱线由于集合了多种纱线的优良性能,可以赋予织物优良的风格,因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断开发和探索多组分纱线的染整技术也成为染整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棉/粘胶/羊绒混纺纱的前处理和染色工艺。由于棉、粘胶和羊绒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性质不同,在前处理及染色时要兼顾三种纱的化学性能,并保持混纺纱的特性。混纺纱的染色除要考虑各种纱线的同色性外,还要考虑纱线面、中、底层的色差问题。选择合适的络筒密度,内、外流的时问及泵速对纱线的匀染性有较大影响。
羊绒纤维纤细而均匀,柔软而富有弹性,属于高档原料。同羊毛相比,羊绒的平均细度为14~16μm(羊毛为30μm左右),鳞片较羊毛薄。羊毛在5%Na0H溶液中只需沸煮几分钟就被完全溶解,因此羊绒对碱和热的反应更敏感。而在前处理和染色过程中,棉和粘胶都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由于这几种纱线的化学性质不同,就给此种混纺纱线的处理带来很多困难,所以在对纱线进行前处理和染色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条件既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又要尽量减小对纤维的损伤。综合以上情况考虑,我们将选择在弱碱条件下对纱线进行处理。
2试验探讨
2.1纱线规格、络简密度与试剂
纱线规格:棉/粘胶/羊绒(75%/15%/10%):60Nm/2
络筒密度:0.343g/cm。
试剂:排气剂BASF Primasol NF,净洗剂亨斯迈 Invadine DA,精练剂Sandopan UH liquid,NaHCO3,氧化稳定剂亨斯迈Tinoclarite COM,双氧水H202(50%),软水剂亨斯迈Albutex DS,抗还原剂亨斯迈Lyoprint RG,元明粉Na2S04,醋酸HAc,皂洗剂Eriopon R Liq
2.2设备与仪器
立信筒子纱小样染色机LABWIN-3S、上海伟业PHS-3A型精密pH计、Datacolor 650 TM型计算机侧色仪
2.3试验方法
2.3.1机器参数设定
试验中选用立信筒子纱小样染色机LABWIN一3S机型进行染色,此机型具有精密的升降温控制和准确的定量注料控制,对于筒子纱的染色可获得较好的匀染性。所选择的泵速使穿透纱层的流量约30~50L/min/kg即可。内、外流时问为5min、3min。
2.3.2前处理和染色工艺
(1)煮练
纤维素纤维的煮练一般是以稀碱溶液作为煮练剂的,但是羊绒在烧碱溶液中会有较大损伤。对比Na0H、Na2C03、NaHC03、NH3·H20这四种物质的碱性强弱为NaOH>Na2CO3>NH3·H20>NaHCO3。因此,煮练时用NaHC0代替烧碱,在弱碱条件下进行煮练,pH值控制在8~9之间,且温度不宜过高,控制在75℃。若温度过高,会造成羊绒损伤,纱线强力下降。由于条件较温和,煮练时间要稍长,以便能达到较好的煮练效果。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