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布一等离子体处理一碱氧一浴(90℃×60min)一热水洗一充分冷水洗一烘干
1.4.4等离子体处理+生物酶两步法
坯布一等离子体处理一淀粉酶退浆(55—6O℃×40min)一精练酶精练(5O~55℃×40min)一热水洗一充分冷水洗一烘干
1.4.5等离子体处理+生物酶一步法
坯布一等离子体处理一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一浴(55—6O℃×40min)一热水洗一充分冷水洗一烘干
1.5测试方法
断裂强力参照GB/T3923.1—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将织物剪成25cm×5cm布条,在电子织物强力机上测定其断裂强力和断裂强力保留率。测3次,取平均值。
白度采用白度仪DC—P3,测试织物四个不同部位的白度,取其平均值。
毛效将待测织物剪成30cm×5cm布条若干块,在离一端1cm处沿纬向用铅笔作一平行线,使平行线与液面对齐;以重铬酸钾溶液作为测试液,于室温下记录30min内液体沿经向上升到达的高度。
失重率分别测定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织物的干重和,按式(1)计算失重率:
失重率/%=[(w1一w2)/w1]×100
退浆率参照文献,测试织物中淀粉浆含量,计算出退浆率。
2结果与讨论
2.1次辉光放电处理织物时间的确定
由表1看出,对于纯棉或涤棉混纺织物,等离子体处理后其失重率、毛效以及退浆率都高于未处理的织物。在处理的最初几分钟内,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织物的失重率、毛效以及退浆率都逐渐增大;继续延长处理时间,两种织物的失重率、毛效、退浆率增幅趋缓。
次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织物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试样受高速等离子体碰撞的几率增大,随刻蚀增强,其表面浆料及纤维中部分蜡质、果胶被“灰化”(Incineration)或降解,或挥发,故失重率上升。另一方面,等离子体处理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在织物表面引入较多亲水性基团,之后,纤维上被引入与被刻蚀而去除的亲水性基团的数量相近,因而处理时间延长,织物毛效变化不大J。综合毛效、失重率等指标,纯棉织物处理5min、涤棉混纺织物处理3min较为适宜。
由表2看出,随着放电极板间距增大,纯棉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毛效、失重率和退浆率都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增大极板间距,两极板间电场强度降低,且织物表面与极板间的距离也增大,激发的粒子到达织物表面时能量降低。所以,对于纯棉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最合适的极板间距都是3mm。以下凡涉及到等离子体处理的,纯棉织物处理时间为5min,极板间距为3mm;涤棉织物处理时间为3min,极板间距为3mm。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