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纯棉机织物连续生化前处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5日

1.3、性能测试

白度:采用WSB-Ⅱ型白度计测试ISO白度。

毛效:采用YG(B)871型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测试30min时织物的毛效。晾干毛效,为将织物在室温下晾干后测试的毛效;烘干毛效,为将织物在102℃烘燥30min后测试的毛效。

强力:采用YG(B)033A型织物撕裂仪测试织物经向撕破强力。

退浆率:采用碘液显色法。称取1g碘化钾,溶于20mL蒸馏水中,然后加入0.065g碘,溶解后稀释至100mL。将织物样品放入碘-碘化钾溶液中约1min,取出,冷水冲洗,再用滤纸吸干,立即与评级卡对比评级。

2、结果与分析

2.1、棉织物连续式生化前处理工艺

2.1.1、复合生物酶预处理工艺

(1)复合生物酶用量

棉织物浸轧不同用量的复合酶工作液后堆置,测试织物处理后的性能,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生物酶用量增加,处理后织物的晾干毛效大幅提高,生物酶用量超过4g/L后,毛效提高缓慢。复合酶预处理的目的是利用酶制剂去除纤维中的部分杂质,如淀粉浆料、果胶,赋予织物一定的亲水性,提高后续加工的润湿性和均匀性,该工艺尤其适合难以带料的高支高密织物。由于去除了部分浆料,再经氧漂汽蒸处理,织物的退浆率可达7~8级。考虑成本因素,一般干布轧料时复合酶用量4~6g/L即可。

(2)渗透剂用量

生物酶是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难以渗透到纤维的内部,而淀粉酶的退浆机理是先使浆料降解,提高浆料的水溶性,后经机械水洗去除浆料。加入渗透剂可提高淀粉酶向浆料与纤维界面层渗透的速度,进而提高浆料的去除率。将棉织物浸轧不同用量的渗透剂工作液后堆置,测试处理后织物的性能,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渗透剂用量增加,织物的毛效和退浆率均提高,其用量达到4g/L后,退浆效果较好,且趋于稳定。

(3)堆置条件

复合酶的耐热温度为80℃,因此设定堆置温度为55~60℃。将浸轧复合生物酶工作液后的棉织物堆置不同时间,测试处理后织物的性能,结果见表3。

由表3知,在60℃堆置处理90min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考虑到煮练机的堆置时间一般小于90min,因而实际堆置的时间可控制在60~90min。

通过以上工艺参数分析,得到优化的复合生物酶预处理工艺为:织物二浸二轧工作液(复合生物酶4~6g/L,渗透剂4g/L,带液率80%以上),于60℃堆置90min。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