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染色
竹纤维的化学组成是纤维素,凡是能染棉的染料都能用于竹纤维的染色。染色设备则选择张力较小的卷染机,即意大利MEISALA.44A724534—001型特阔卷染机。
染色处方:
尿素 1.0 g/L
VB/H 0.5 g/L
CT 0.3 g/L
G-X133% 0.6%
R-X 0.046%
Na2SO4 20 g/L
Na2CO3 7 g/L
浴比 1:10
温度(℃ ) 60
时间(min) 60
工艺升温曲线:
2.2.3后整理
(1)煮枧 竹纤维染色后,要经过煮枧来去掉布面上的浮色,然后经80 ℃的热水煮10 min,以调节布面的pH值。
(2)柔软 为保持竹纤维产品柔软、吸湿的特性,选用亲水性柔软剂,进行两次柔软处理,即在固色之后浸轧柔软剂(10~15 g/L有机硅柔软剂ZH-508),然后脱水、烘干、开幅;再在定形前浸轧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ZH.50815~20 g/L),以保持吸湿性和增进手感。
(3)定形 定形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较好的缩水率、布面风格及手感。选用热风拉幅式定形机。机速15 r/min,温度130 ℃,超喂24%。成品布面色泽均匀、光泽柔和、纹路清晰、手感柔软凉爽。其各项物理指标及染色牢度见表3
3 结论
对于32S竹纤维平纹针织布的染色,只要按竹纤维特点进行选缸,调节好张力,前处理用精练酶煮二次布数 布面爆吼 死痕 颜色 牢度 强力值6疋/143.5Kg 7~20个 稍明 OK 4~5级 156N来解决浅鲜色问题,是完全可以满足客户对竹纤维平纹针织布强力、布面、颜色、色牢度方面的要求的。
[1] 唐人成,等.纺织用天然竹纤维的结构和热性能[C].第二届全国印染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海:中国印染行业协会,2003,108
[2] 张旭枫.竹纤维及竹/棉纺织织物染色工艺探讨[J].印染,2003(SO):48—50
[3] 伍建国,刘艳丽, 王连军. 活性染料与竹纤维成键稳定性的研究[J].丝绸,2008(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