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碱剂用量对固着率的影响
采用氢氧化钠/碳酸钠,按1.2.2节工艺试验其配比对固着率的影响,结果见表5。
表5中,氢氧化钠/碳酸钠为2.5%/5%时,活性染料经24h冷堆后固着率达到最高。碱剂配比对4只染料的固着率差异不大,说明氢氧化钠/碳酸钠对染料水解的影响相差不大。此外,冷堆9h,K/S值已较高,再延长时间,K/S值增加不明显。
2.3不同加碱工艺的固着率比较
比较色浆直接加碱和织物轧碱两种工艺,采用以上试验最佳的碱剂配方(即色浆加碱工艺碳酸钠2%,织物轧碱工艺氢氧化钠2.5%/碳酸钠5%)进行冷堆印花试验,堆置时间24h,测定织物K/S值(表6)。
由表6知,除活性橙F2R外,织物轧碱工艺的K/S值均比色浆直接加碱工艺高。色浆直接加碱对染料的水解影响略大,因此K/S值略低;织物轧碱,织物上的碱对染料水解影响略小,故K/S值略高。但是,在冷堆印花实际应用中发现,织物轧碱存在施碱均匀性以及真丝泛黄的问题。真丝轧碱时如果不均匀,冷堆后织物上色泽不匀的现象非常明显。另外,织物浸轧后要烘干和蒸化,烘干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蒸化会使轧碱的织物产生一定程度的泛黄。因此,从节能和易于操作等因素综合考虑,色浆直接加碱工艺比较简单可行。
3结论
(1)丝绸冷堆印花的施碱方式可以采用色浆直接加碱法和织物轧碱法。色浆直接加碱工艺碱剂宜采用碳酸氢钠,用量为2%(除活性橙F2R需要用6%外);织物轧碱法的碱剂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组合,最佳用量
2.5%/5%。
(2)织物轧碱法的固着率比色浆直接加碱法略高。但前者耗能多,丝绸织物经烘干后存在泛黄问题,并且织物轧碱易不匀,会引起冷堆后颜色不匀,故选择色浆直接加碱法。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