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聚乳酸织物植物靛蓝隐色酸染色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7日

1.4测试

织物K/S值与反射率曲线:用电脑测色配色仪测试,测试条件为D65光源,包括镜面反射,紫外线过滤率为0.摩擦牢度:按照GB/T 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牢度》测试,皂洗牢度:按照GB/T 3921.3-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3》测试.变色等级和沾色等级:将待测织物与《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比对得出.

2结果与讨论

2.1染色工艺优化

2.1.1染浴pH值

由图l可看出,在pH值为碱性时,靛蓝上染聚乳酸织物的量较少;随着pH值逐渐降低,染色深度增加;pH值6时,染色深度达到最大;pH值继续降低,染色深度有所降低.原因是在碱性条件下,保险粉会将靛蓝还原,还原后的靛蓝染料在染液中存在3种形态:隐色体(溶于水,呈双离子态)、隐色酸I(呈单离子态)和隐色酸Ⅱ(呈非离子态).3种形态在染液中的量决定于染液pH值,靛蓝隐色体和隐色酸I都具有亲水性;靛蓝隐色酸Ⅱ的水溶性差,在染液中以悬浮颗粒存在,具有疏水性,对疏水的聚乳酸织物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当染液为酸性时,靛蓝主要以隐色酸Ⅱ(疏水,对聚乳酸织物有亲和力)的形式存在,染色机制类似于分散染料对涤纶染色的自由体积模型.

 

2.1.2染色时间

由图2可见,染料上染过程主要体现在前30 min,30 min后增幅缓慢,说明染色30 min的上染量基本达到平衡.故将染色时间定为30 min.

 

2.1.3染色温度

染色温度对染色深度的影响见图3.

 

由图3可见,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染色深度增加,100℃后染色深度增加不大,聚乳酸纤维玻璃化温度约70℃,高于此温度,染料才可能上染,原因是聚乳酸纤维结晶度高、自由体积少,需要高温才能形成足以使染料扩散进去的空隙;另外,染料分子在高温下能量增大,有利于扩散进入纤维内部.虽然温度越高,染色深度越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聚乳酸纤维在湿热条件下的水解程度增大,影响织物强力,所以,将染色温度定为100℃.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