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H2O2用量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H2O2用量的增加,织物白度也随之提高;由于双氧水分解会产生HO2一、HO·等,
这些基团除与色素反应外,也能氧化浆料、胶质等,使毛效也随之增加,但这种氧化作用也会作用于纤维上,特别是在碱用量较高的条件下,所造成的损伤更大.综合考虑,双氧水用量在12~l4g/L时较好.
2.1.3堆置时间及温度
从表3可以看出,堆置时间延长可以提高织物的毛效和白度,但提高幅度较缓,22h后,织物的毛效和白度变化不太明显,断裂强力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堆置时间不宜过久,选择20~22h较为合适.
2.2效果对比
2.2.1传统工艺
退浆配方及流程:二浸二轧退浆液(淀粉酶4g/L,渗透剂880 23g/L,轧余率110%)一保温(70℃,80min)一热水洗一冷水洗一烘干.
煮练漂白配方及流程:配制煮练漂白液(NaOH 2.5g/L,高效精练剂LH2g/L,H2O25g渗透剂880 23g/L,螯合剂1.5g/L,氧漂稳定剂HB2g/L,升温至60℃)_-练漂处理1Omin一升温至95℃,练漂处理6Omin一降温至40℃,取出织物,水洗,烘干.
2.2.2冷轧堆配方及流程
浸轧工作液(NaOH 28g/L,H202 13g/L,其余同1.2)一堆置(室温,21h)一热水洗一冷水洗一烘干.
从表5可以看出,采用冷轧堆工艺处理的毛巾织物吸水性和白度同传统工艺相当,而织物受损情况却远远小于传统工艺.
3结论
(1)竹/棉毛巾织物采用冷轧堆进行前处理的优化工艺条件为:NaOH 25-30g/L、H202 12-14g/L,在28-30℃下打卷堆置20一22h.
(2)同传统的退煮漂工艺相比,冷轧堆工艺在处理竹/棉毛巾织物时可以取得基本相同的毛效和白度,但断裂强力保留水平较高,同时减少了能耗,节约了成本。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