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抗茵丝光棉纱线生产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7日

柔软整理( 柔软剂 S S 6 1 2 0  2 g / L , 4 0℃ X 2 0   m i n ) 一 脱水一烘干( 1 0 0℃) 

工艺2 染色→皂洗→水洗→固色→抗菌整理柔软整理→脱水→烘干

工艺3 染色→皂洗→水洗→固色→柔软整理→抗菌整理→脱水→烘干

工艺4 染色→皂洗→水洗→固色→柔软、 抗菌同浴整理( 抗菌剂 B D 3 S   3   g / L, 柔软剂 S S   6 1 2 0   2   g / L, 5 0   c 【 = X 3 0   mi n ) →脱水→烘干

除特别注明外, 工艺 2~ 4中工艺处方和条件均同工艺 1 。 

1 . 3 测试方法

( 1 ) 抗菌性能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杆菌进行测试, 将试样放人已接菌并培养 1 8~2 4   h的培养液中, 静置 1 h 后, 测定培养液中试样放人前及静置后的细菌数, 按式

( 1 ) 计算抗菌率R( 细菌数的减少率) 。

 R=(B—A)/B          (1)

式中: A ——抗菌纱经 2 4 h培养后的菌落数

B ——空白布0 h的菌落数

本测试外送 上海 S G S公 司进行 检测 , 按 A A T C C 

1 0 0 - -2 0 0 4 ( 纺织品材料上耐细菌整理》 标准执行。 

( 2 ) 抗菌剂的固着率

取抗菌处理液和抗菌残液, 分别用无水酒精稀释l 0倍, 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处理液和残液吸光度, 按式( 2 ) 计算固着率:

固色率=(Ao —A1)/ Ao                (2)

式中: A 。 ——处理液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

A1    ——处理液残液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

( 3 )抗菌耐洗性

本测试外送上海 S C S检测, 按 A A T C C 1 3 5 —2 0 04  《机织和针织物自动家洗时尺寸变化》 标准进行, 水洗5次后测试, 然后再按 A A T C C 1 0 0 - -2 0 0 4 ( 纺织品材料上耐细菌整理》 标准测试试样的抗菌性能。 

( 4 )耐水洗色牢度

按 A A T C C   6 1 —2 0 0 7 《 耐洗色牢度》 标准执行。 

( 5 )耐摩擦色牢度

按 A A T C C   8 —2 0 0 7 《 耐摩擦色牢度》 标准执行。 

( 6 )耐光色牢度

按 A A T C C   1 6 —2 O 0 4 《 纺织品 耐光照色牢度》 标准执行。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