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相符,差二个级的试样是3*号1个,占8.3%。不符率合计高达66.7%。特别要说明的是:不符率的高低与一群试样在图上坐标点的集中与分散有关,坐标点比较集中,则不符率低些;坐标点比较分散,则不符率高些,有的级差能达2至4级。
四、中国棉花色特征图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的逐步的、深入的分析,现在再联系到中国棉花色特征图就不难看出存在下面三个问题
1.黄色深度(十b)随色特征数级的降低反而偏小
为更清晰地看中国棉花色特征图,将白棉部分单独列出如图4所示。
在图4的园点上作者标注1~5级,可以看出:2级比1级白(十b值偏小);3级比2级白(十b值偏小);……5级比1级更白(十b值偏小很多)。这与GB1103--2007《棉花细绒棉》中,关于对各级色特征的文字说明是背道而驰的;也与棉花分级员的实践经验是格格不入的;也与优棉优价政策是不相符的。
2.分级线由左上角向右下角倾斜导致不三不四的棉样评成颠三倒四图4上的试样A比试样B:既白又亮(十b值小、Rd值大),试样A评4级,试样B反而评3级。举一反三,各级都存在这一问题,不一一赘述了。
3.验证试验表明官感检验与HVI检验的色特征级的不符率高得驚人由于中国棉花色特征图违背上述科学原理,因此实践表明:新疆石河子两个棉花加工厂对7万包棉花进行官感检验色特征级与HVI检验的验证试验对比,其平均不符率竞高达64.48%,这就引证了上述的分析结果。
在此摘录一下该资料的有关内容:
⑴石河子北泉联合加工厂北泉分厂共检验棉花35364包,官感检验色特征级低于HVI检验色特征级的占56.75%;高于HVI检验色特征级的占12.02%,两者合计不符率为68.75%。各级情况如下:
白棉1级:相符率为0%、差1个级的不符率为34.28%、差2个级的不符率为65.71%、差5个级的不符率为0.01%。
白棉2级:相符率为21.75%、差1个级的不符率为78.04%、差2个级的不符率为0.13%、差4个级的不符率为0.01%。
白棉3级:相符率为72.84%、差1个级的不符率为27.69%、差3个级的不符率为0.01%。
白棉4级:相符率为0.16%、差1个级的不符率为34.28%、差2个级的不符率为17%。
白棉5级:差2个级的不符率为50%、差3个级的不符率为50%。100%。
白棉6级:差3个级的不符率为10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白棉3级的相符率达到72.84%,如上所述,因为一群白棉3级的数据比较集中;而其他各级相符率很低,有的级差还差2~5个级,看一下上述图1、图2、图3的分析,就不难看出其原因所在。
⑵石河子一团二团粮棉油加工总厂第二加工厂
共检验棉花34235包,官感检验色特征级低于HVI检验色特征级的占44.22%;高于HVI检验色特征级的占15.99%,两者合计不符率为60.21%(各级情况从略)。
综上所述,中国棉花色特征图中的分级线由左上角向右下角倾斜是错误的,中国棉花色特征级的黄色深度随着级的降低而降低也是错误的。为此,建议有关方面及早纠正,早纠正比晚纠正好,否则在这错误的中国棉花色特征图上继续进行验证试验是劳民伤财的,并延误我国几年来化6亿人民币进口四百多台HVI仪器的有效应用,也延误我国棉花标准和棉花检验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