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江青等人在两年前也对茶叶染料的提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后来,梦立也研究了茶叶提取工艺,他采取的是对茶叶进行蒸煮萃取的工艺。将茶叶分别放入不锈钢锅中,浴比为l:40,然后开始生火萃取染液,煮的时间为水沸后3O分钟以上,煮好后过滤染液与茶渣。
今年,青岛大学的张彩玲等人对茶染料的提取采用了以下三种工艺流程,分别是:(1)水与茶的比例分别为30mL:lg、100mL:lg,各煮沸lh,静置10rain,过滤,滤液(即染液)备用。(2)用100%无水乙醇,醇茶比为30mL:lg,煮沸1h,静置10min,过滤,滤液备用。(3)用8O乙醇,醇茶比分别为25mL:lg、20mL:lg、10mL:lg,各煮沸1h,静置10rain,过滤,滤液备用。
由此可以得到:提取茶染料之前,最好应先把茶叶或茶切细或粉碎,便于色素的提取。如果需要深浓的颜色,可把提取液加热浓缩后再染色。染液制备后要及时染色,防止放置过久酸败。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得到茶染料粉末。
3茶染料用于棉织物染色的研究
茶叶用于棉织物的染色,一般是棉织物首先吸收茶染液中的水分子发生由表及里的溶胀,形成足以容纳染料分子扩散所需的孔道,同时茶染料分子被棉纤维表面的分子所吸附,并由外向内扩散至棉纤维的全都无定形区。茶染料分子结构复杂,在向纤维内部的扩散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机械阻力,以及茶染料分子与棉纤维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与氢键作用,在孔道内壁不断发生吸附与解吸,随着染色时间的推移,吸附与解吸作用最终达到平衡或接近动态平衡,染色过程即结束。其表象是纤维由“环染”到“透染”的过程。
H·T·Deo在本世纪初就研究了茶叶的水溶性萃取物按三种不同染色方法对桶织物的染色情况。结果表明水溶性茶萃取物在棉织物上染色可得棕色,产品水洗牢度和日晒牢度良好;采用一定量的金属盐作媒染剂对织物进行处理还可进一步改善染色产品的日晒牢度和水洗牢度;同时可得出三种染色方法中,后媒染色得到的织物颜色最深,水洗牢度和日晒牢度最好。
后来,青岛大学有人以稀土为媒染荆,研究了天然染料绿茶对棉织物的染色工艺,得出了天然染料绿茶用稀土媒染棉织物的染色最佳工艺条件。新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王丽和张晓莉等人对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工艺条件及其茶叶色素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棉织物经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后,能提高茶叶色素对其上染性,使染色织物表面色深K/S值大大地提高。
4茶染料用于真丝织物的染色研究
茶染料上染真丝纤维,通常是分三步:第一步是茶染料随着染液的流动进入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第二步是茶染料通过扩散边界层靠近纤维,被纤维表面吸附;第三步是茶染料从纤维表面扩散进入纤维内部。
今年。浙江理工大学相关研究工作者探讨了在不同的媒染剂作用下,茶叶对丝绸媒染染色的可行性。通过对真丝绸的冷轧堆染色工艺,确定了固色碱L5010可代替纯碱和泡化碱应用于真丝绸的冷轧堆染色工艺中,适宜的用量为40g/L并同时得到了其适宜的堆置温度为25"C,适宜的堆置时间为7~8h。
后来有科研工作者对茶染料冷轧堆染色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其工艺流程如下:浸轧染液(染料随所染颜色深浅而定,碱剂用量7.5g/L,轧余率80%~9oN)一打卷一堆置(1O~35"C,2~12h)。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