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设备结构功能分析
气流柔软整理机的工作原理,必须借助必要的结构和控制功能来实现。每个结构既有自身的作用特点,同时又有与其它相关结构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组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完成工作的全过程。图2为机器的结构示意图。现对主要结构功能进行分析。
4.1 储布槽
用于储放织物,尾部翘起形成一定坡度,底部衬聚四氟乙烯板,织物撞击栅栏后顺势下滑。为了防止后面的织物翻倒压到前面,储布槽后部设置了一组挡杆,可以保证织物有序下滑。储布槽底部的坡度应满足织物在自重作用下能够自由下滑,并且不发生压布、翻布[后面压到前面]现象。
4.2 空气加热器
供空气加热之用。采用翅片式换热管间接加热,热源可以是蒸汽或者导热油。空气加热的循环利用是节能所必须考虑的,现在有的设备空气加热是没有回用的,会造成很大能源浪费。由于回风中带有大量的细短绒,如不加以净化就容易堵塞空气加热器,因此,回风应经除尘系统净化后才能使用。不过,这样会增加设备结构的复杂程度,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是部分净化回用。
图2 机器结构示意图
4.3 气流循环系统
由高压风机产生高压气流,通过必要的管路分配系统,在文丘里管内产生高速气流,完成气流对织物的振动和牵引过程。这部分主要由高压风机和气流喷嘴所组成,可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进行风量的调节。这里既包括布速的改变,同时还起到对织物作用力度的控制。
4.4 提布辊装置
采用齿形辊,可交流变频调速。与气流牵引织物运行速度在高速条件下,会形成一定的线速度差。通常织物线速度大于提布辊线速度[有一定相对滑动],对织物产生一个牵扯作用,有利于织物在气流中波动。但相对滑动速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对某些织物产生擦伤。所以,两者具体的速度控制在什么范围最合适,应根据织物的特性和处理工艺要求来决定。
4.5 轧辊装置
该装置是作为选用件,通常用作水洗处理中对织物进行挤压处理液,加大液体对织物渗透力,提高水洗效率。在柔软整理中不使用该装置。
4.6 撞击栅栏
从导布管出来的织物,虽然在气流压力释放下速度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运行速度状态。这时,如果织物通过撞击栅栏,进行瞬间能量转换,就可以使得刚性较强的纤维得到强制变形,获得一般机械作用无法达到的效果。撞击栅栏对麻类织物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也是那些需要强烈撞击,才能得到处理效果的织物所必须设置的。
4.7 喷直接蒸汽给湿装置
该装置是为织物需进行湿态处理而设置的。由于饱和湿蒸汽遇到温度低的织物,会释放出潜热,并在纤维上形成冷凝水,迅速湿润纤维,所以织物可以在湿态下快速升温。纯棉针织物在这种状态下,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缩。喷直接蒸汽一般设置在两个位置,一个是在气流喷嘴之前的风管内,另一个在导布管出口。蒸汽喷嘴喷出扇形水雾状,可以增加与气流或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率和传热分布的均匀性。
4.8 除尘系统
与织物作用后的气流夹带大量从织物脱落的碎短绒,必须及时从设备容腔中排除。通过一个专用的除尘装置,将碎短绒截留并收集,经净化的空气排除机外[正规的工厂还要引到集中除尘系统]。该系统中的除绒装置,是采用刮盘式。正常时不工作,当刮盘上滤网积聚的绒毛过多时,除尘风机的进口阻力增大,有一负压传感装置发出信号,刮盘开始工作。刮下的绒毛通过螺旋绞龙排到收集袋。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