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纳米功能纤维及纺织品的研究与展望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5日

2.2防紫外功能

纳米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可以对某种波长的光吸收带有“蓝移现象”和“宽化现象”,从而增强了对紫外光的吸收,保证了纤维及纺织品的紫外线屏蔽效果。研究表明,TiO2、Fe2O3、Al2O3、SiO2等纳米粒子在300~400nm波段具有很好的吸收紫外线能力,而滑石、高岭土、碳酸钙等纳米粒子则具有良好的反射紫外线能力。通常抗紫外线纤维中含有几种组分的复合纳米微粒,对于透明度要求高的防紫外线服装面料,通常添加纳米ZnO和TiO2微粒。防紫外线面料在遮挡紫外线的同时也能对可见光和远红外线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防紫外线产品不仅应用于服装产品,如运动服装、休闲装、衬衣、长短裤等,而且还适宜应用于窗帘、篷布、在户外进行作业的工装等。

天津工业大学用处理后的纳米TiO2抗紫外线整理剂对UVA和UVB波段的紫外线都有很好的屏蔽作用,整理后织物的UPF值等级由“较好防护”提到“非常优异的防护”,紫外线透过率明显降低,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得到显著提高[8]。东华大学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利用用纳米TiO2和ZnO复合粉体与纤维或纺织品结合,增加了织物表面对紫外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改善其抗紫外线性能[9]。

2.3远红外吸收、反射功能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发射红外线,而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某些纳米粒子,如Al2O3、TiO2、SiO2和Fe2O3等,对中红外线有很强的吸收性能。当服装面料中含有这些粒子时,能有效吸收外界发射及人体释放的中红外线,而不被灵敏的中红外线探测器所发现,用其制作的隐身服装,使穿着者在夜间能实现隐身。有些纳米微粒如ZrO,能有效吸收外界能量并辐射与人体生物波相同的远红外线,使人体皮下组织血流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

表1远红外纺织品及其适应病症表

日本对远红外聚酯的研究最多。1996年已确立了远红外纤维制品的保温性试验方法和对人体的温热特性系列评价方法,对远红外线与生物关系已有了系统的研究。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将PTA、EG和纳米陶瓷粉混合先制成母粒,再与普通聚酯在283℃下共混纺丝,制成中空度21.3%,蓬松度153mL/g的远红外短纤维;日本可乐丽公司将聚酯和含氧化陶瓷的增塑剂共混纺丝制得远红外纤维;日本尤尼吉卡公司推出一种太阳-α远红外涤纶,其物理机械性能与普通涤纶相似,具有明显的升温效应,据报道,该织物水洗后在相同条件下比普通涤纶快干30min。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