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伪性实验
为检验上述机理解释是否正确,特设计‘证伪性实验’如下:对不可交联型、自交链型两类丙烯酸酯粘合剂,分别采取加或不加丙烯酸(含氢键单体)进行对比。试验样分别检测膜的耐水性和涂料印花湿摩擦牢度。其次,在含有丙烯酸单体的粘合剂中,加用醋酸钙,并检测上述指标。
5、1 涂料印花粘合剂耐水性试验与结果
表1 涂料印花粘合剂组成与印花色牢度试验结果
注:①涂料印花配方:粘合剂 40g,涂料大红G-11 2g,增稠剂7g;②胶膜制备与耐水浸试验:将粘合剂乳液,分别加注在玻璃片上,在40℃烘箱中,逐渐干燥成膜。将胶膜从玻璃片上揭下来,置于冷水水槽中,观察胶膜局部发白的开始时间和全部发白的时间。时间按分(min)计算,未完全发白的以大于(>)符标记。③胶膜入水立刻发白的用<0.5min标计。
5.2 试验结论
1、加丙烯酸单体的粘合剂,在A组的1# 2#之间进行比较,有丙烯酸的,印花湿摩擦牢度高。说明:长链分子中,氢键能增加对纤维的结合;
2、醋酸钙使丙烯酸成为不溶性盐,可提高粘合剂的耐水性。
3、自交链型粘合剂对比试验,差别不明显。但趋势一致。
6、结论
1、不溶物固着在纤维上,首先需要结合。①处理剂溶解在水溶液中,通过氢键、配位键、范德华键与纤维结合。②弱键结合是可逆的,色散力使处理剂对纤维的结合不断调整。亲水基团、表面活性剂、盐类,温度,机械力都有影响。最后,结合率达到‘动态平衡’。
2、结合在纤维上的处理剂,用改变条件的办法(温度、pH值、氧化、络合、缩聚,或将处理织物烘干等),使转变为不溶物而“固着”。固着牢度决定于不溶物的物性。没有水溶、水解可能性的,才能有良好的耐水洗“牢度”。
3、证伪实验结果说明,分子链上增加氢键基团,可以增加对纤维的结合;减少或减弱水溶性基团,可以提高处理剂的耐水洗牢度。试验结论与本文机理解释相吻合。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