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SARS(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冲击,光触媒的应用,开始引发大家对光触媒的关注;尤其在传统的民生工业,如何将光触媒产品用于提升附加价值及竞争力,也是世界研发的热议话题,目前全世界申请“光触媒专利”已有一千件以上。
何谓“光触媒”?本身是“光与触媒”的复合名词,“光”是具有粒子与波动行为的量子化电磁能量,具有动能,不具电荷或质量;“触媒”是可以加速或减缓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不会产生永久性的化学变化;两者结合后,利用触媒且涉及到光线吸收的催化反应。因此,所有因光线吸收产生的催化作用,都可以称为“光触媒反应”,所用的物质可以称为“光触媒”;光触媒种类繁多,我们熟知的“叶绿素”就是利用光合作用,把水及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其他光触媒如:二氧化钛、金属络合染料等物质。在先进科技指导下,当光触媒材料的粒径在100纳米以下,就可以称为“纳米光触媒”。近代光触媒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在各行业的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在建筑、家居、宠物、医疗、污水等领域;目前在生活上的应用范围主要:空气净化、抗菌、脱臭、防污、净水;无二次污染的问题,是未来环保产品的明日之星。
关于光触媒的机理,除了叶绿素“天然的光触媒“,在1960年日本学者发现“二氧化钛(TiO2)经光的照射后,将水(H2O)分解成氢和氧,同时借由二氧化钛表面形成的电子﹝e ¯ ﹞及电洞﹝h ¯ ﹞能针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解,并重组H2O及CO2,所以光触媒的机理,是分解作用,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抢电子游戏 ;当吸附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后,只要再经过光源的照射,光触媒可
目前光触媒在纺织品上的应用,各国均在深入研究中,依据光触媒的机理,在纺织品上的应用,如除异味、抗菌抑菌、防疫抗病毒、防尘污等;最近在杂志上,国内已发布了研发出的光触媒涤纶纤维,对有害气体(如苯、甲醛烟臭、氨味、、、)吸附后,进行分解成二氧化碳及水,有在窗帘布的应用实例,在台湾,也有应用在袜子及口罩上抗菌除臭的实例;在选择光触媒产品,当然也要谨慎,不要被夸大不实广告所蒙骗,业者更应自律。
光触媒如何在纺织品上发挥,是长期抗战之路,既要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又要兼顾环保,利用自然的阳光,善用光触媒的功能,让“光触媒“扮演称职的环保清洁工;传统纺织行业,在新科技的支持下,纺织印染从业人员的努力下,相信能创造出更环保、更节能的”光触媒纺织品“,为宇宙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