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1可以看出P—TS翠兰得色量比KGI翠兰高20,P一2B红得色量比K2BP红高1O,P一5G嫩黄得色量要比K6G嫩黄高5,且P型染料印花色泽饱满,颜色鲜艳。
K型染料与P型染料印花后干、湿摩及皂洗牢度对比见表2。
由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P型染料的各项指标要优于K型染料。
3.2蒸化
蒸化的目的是使活性染料在一定条件下与纤维结合。各项试验证明,除温度、时间、碱剂用量等因素外,湿度对得色量及鲜艳度的提高影响很大。过分干燥,造成尿素和小苏打的分解,降低纤维的吸湿性和染色性,糊膜硬化,汽蒸时重新膨胀较困难,不利于释放染料,由于纤维空隙的收缩,汽蒸时要重新增大也较困难,不利于接纳染料。为此,针对本公司现有设备(意大利ARIOLD无底蒸化机进行改造,安装了四套给湿装置,保证了印花织物在蒸化时有一定的湿度,使蒸化机内的蒸汽形成雾状,有利于染料的扩散和固着,可提高给色量2O%左右,从而降低了水洗浮色多的问题。
3.3设备改造
为提高印花布的水洗效果,公司对现有水洗设备进行了合理的改造,主要是加强了喷淋与皂洗。为了把未固着的染料在皂洗前先尽量冲洗下去,加大了冷流水的冲洗能力。我们自己设计了喷刀式喷淋装置,采用管道压力泵,加大水压,尽量把浮色冲洗掉,避免了有过多的浮色被带入皂洗槽,影响皂洗效果。同时又对皂洗蒸箱进行了改造,提高了皂洗温度,增强了皂洗效果。
3.4水洗防沾色皂洗剂的选择
印花织物经蒸化后的色牢度及鲜艳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水洗皂洗的效果,而选择性能优良的皂洗剂,对防止白底沾污,提高鲜艳度尤为重要。我公司过去选用的皂洗剂,是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苯磺酸盐与其他助剂复配而成,做一般活性印花的皂洗液尚可,但对于白底深色印花且要求白底较白的产品,如:双边深色仿腊花布,其白边及留白处沾色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为此我们又对皂洗剂配方进行了多次改进,增加了具有分散、吸附、螯合、助洗、增白等作用的多功能螯合分散剂、三聚磷酸盐、CMC等成分,提高了其防沾色能力,使其既具有一定的净洗能力,又具有良好的防染能力,对提高产品的鲜艳度,防止白底污染,具有良好的作用。实验表明:加入印花防沾染剂的防沾污能力远远大于一般皂洗液的防沾污能力。结果见图1、图2,图中K/S值表示沾污程度,K/S值越小则表示织物受沾污越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