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采用氢氧化钠对棉纤维进行预处理,再进行选择性氧化,可以有效提高氧化棉纤维的醛基生成量。对比研究经高碘酸盐选择性氧化后碱预处理棉纤维与普通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经碱预处理后棉纤维化学组成无变化,但当碱液质量分数增加到25%,其晶形结构从纤维素I逐渐转化为纤维素lI,且结晶度不断下降,使棉纤维对高碘酸盐的可及度和反应性大大提高。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经碱预处理的氧化棉纤维醛基吸收峰强度大于未预处理的氧化棉纤维。在8和32 g/L高碘酸钠氧化条件下,氧化棉纤维醛基含量随碱液质量分数增加均不断提高,而其结晶度不断下降,但当碱液浓度和氧化剂质量分数较高时,氧化过程中棉纤维的醛基增加量和降解程度都趋于平缓。
关键词 棉纤维;碱预处理;选择性氧化;结构;性能
棉纤维葡萄糖残基中的邻二羟基与高碘酸钠可发生选择性氧化反应,其氧化产物是制备新型纤维素衍生物的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环境友好和无毒等特点 。利用氧化后棉纤维引入的活性基团醛基,可使众多高分子材料对其直接进行功能改性 ,因此醛基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棉纤维改性能力的大小。
长期以来,浓碱大多被用于对纤维素的丝光化处理 。本文探索采用碱处理对棉纤维进行预活化加工,再采用高碘酸钠对棉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处理。利用碱对棉纤维的膨化作用,提高棉纤维的可及性和反应性 ,从而在选择性氧化后棉纤维的醛基生成量获得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