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的近红外伪装性能分析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9日

3.4 树叶近红外反射光特性
从图4可以看出,不同树叶在近红外波段(700~2600nm)都具有非常相似的反射光谱,而且树叶正、反面的反射光谱也是不相同的,这是因为树叶中都含 有叶绿素成份,但树叶正、反面结构有所不同。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在680~760nm,反射值急剧增大,不同树叶的反射值大小有所不同,试样11(树叶1, 针树叶)反射值约在45%左右,而试样15(树叶5,阔叶林)反射值却高达85%,变化幅度在40~87%之间。760~1300nm反射曲线基本上没有 大的变化,只在980nm和1187.5nm处有两个不十分明显的反射谷。此外,在1445nm和1930nm处有两个明显的反射谷,但不同树叶吸收能力 也不相同。从图4中还可以看出,树皮的反射光谱与树叶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处选用的是暗灰色杨树皮),这是因为树皮与树叶构成不同。

 

3.5 涤纶织物近红外反射光谱
图5是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纤维的反射光谱曲线。由图5可以看出,未经染色的涤纶织物和7#、8#染色样品的反射光谱曲线非常相似。未染色涤纶在 295~374nm处反射值急剧增大,在267nm处有一小的反射峰,但不明显。说明涤纶纤维在紫外波段(240~300nm)具有较强的紫外线吸收能 力,大约为80%左右。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380~2000nm),反射值大约在90%左右,在有效探测波段内基本上没有变化。7#和8#染色样品的 反射光谱曲线基本相同,7#样品在630~750nm处反射值急剧增大,而8#样品在688~845nm处反射值突然变大,此后两条曲线基本重合,表明涤 纶纤维经分散染料上染后,产生了红移现象,7#样品相对未染色样品来说,红移了约386nm;而8#样品红移了442nm,产生的原因有待今后进一步研 究。在近红外波段(850~1500nm)反射值基本上没有变化,但反射能力比未染色涤纶下降,约为50%左右,说明涤纶纤维吸附染料后,对可见光和近红 外线有一定的吸收。

3.6 不同染料反射光谱
7#、8#样品分别是用3种染料拼色染成的,为了找出是哪一种染料在近红外波段起主要作用,把1#~6#染料分别进行染色实验,并测试其反射光谱,如图6 所示。可以看出,2#和5#染料反射光谱比较相似,反射值突变位置在425nm~600nm、483nm~700nm处,与树叶的反射光谱不吻合。1#、 4#染料反射光谱在656nm~760nm范围内,反射值急剧变大,从4%增加到52%,与树叶反射光谱比较接近,这一点可从图7中得到证实。4#染料和 7#样品的近红外反射光谱非常相似,在660nm~1500nm波段,两条曲线基本重合在一起,可以得知,7#绿色样品之所以具有类似树叶的反射特性曲 线,主要是4#染料在起作用。此处试样为染色织物,因此,在740nm~1500nm波段,7#样品的反射值要比10#印花参比样品反射值小一些。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