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的近红外伪装性能分析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9日

注:染色助剂:乙酸30%,10ml/L;分散剂NNO、乳化剂OP-10、水杨酸甲酯和渗透剂JFC分别是3g/L。
    还原清洗工艺:NaOH 3g/L, 保险粉3g/L,温度40~50℃;时间10min。
    皂煮工艺:皂片4g/L, 在温度95℃下皂洗10min。
    2.3 染色样品及染料配方
    选用具有防近红外伪装功能的涤棉迷彩布及树叶作为参比物,样品及染料配方见表1所示。
    表1 试样编号及其染料配方


    2.4 测试指标
   

    2.4.1 反射光谱曲线的测定
    用日立U?4100型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仪测定织物和树叶反射光谱曲线,波长扫描范围240~2600nm,紫外可见光波段扫描速度1200nm/min,近红外波段扫描速度750nm/min。
    2.4.2染色明度L值、染色鲜艳度C值、色相调H值的测定
    用SF-300型思维斯电脑测色配色仪测定染色涤纶织物染色明度L值、染色鲜艳度C值和色相角H值。相同色泽,L值越大,表示染色越浅;C值越大,表示染色织物鲜艳度越好;色相调变化,表明色相有所变化。

    2.4.3 耐洗色牢度和摩擦牢度测定
    按GB/T3921.3-1997方法测定染色织物的耐洗色牢度和摩擦牢度,然后用评定变色用的褪色灰卡和评定沾色用的沾色灰卡,分别评定褪色牢度和沾色牢度等级。
3  结果与讨论
    3.1 可见光反射特性
    图2是5种不同树叶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光谱曲线。可以看出,树叶1、2和5的反射光谱曲线比较接近,它们在545nm左右都具有特征反射峰,但大小有所区 别。树叶1是松树叶,属于常青针叶林;而树叶2、5属于阔叶林,树叶2偏红色,树叶5是一般梧桐绿色树叶。比较有特色的是树叶4,属于灌木丛类,树叶较 厚,不透光,颜色偏深,水份含量较大,反射光谱基本没有变化,反射率值偏低,平均只有5%左右,这说明大部分能量都被叶面吸收了。树叶3颜色偏黄,但它的 反射值比其它4种树叶都高,在10~35%之间,可以看出,不同树叶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与它们的表面和内部结构有关。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