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测色仪测出每一块织物的L、a、b、K/S值;用AATCC8—2001皂洗牢度标准检测每一块布的皂
洗牢度;用GB/T3921一l197摩擦牢度标准检测每一块布的摩擦牢度。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对L值~nK/S值进行分析
从上述所有的表中可以发现随着固色时间的增加1 、2 、3"~14 工艺都随着时间的增加颜色深度在
增加2 纯碱得色最深,其次是l 纯碱加匀染剂,接着是4 代碱剂BH和3 代碱JUAn,说明使用纯碱作为固色剂时的得色量要高于代用碱。同时在纯碱工艺中随着匀染剂的加入,染料初染率相对纯碱工艺要低,织物表面得色率也降低,颜色浅淡;前75 min明度L值逐渐减小,K/S值逐渐增大,当75 min后1 、3 工艺L值基本不变,2 、4 L值仍有所减小,这是因为随着时间延长,织物得色量有所增加,颜色越深,显得萎暗;而1 、4 工艺L值变化不明显,当固色75 min后,染料上染速率已达到平衡。
3.2对a、b值分析
1~4 碳酸钠加匀染剂工艺的a、b值
从上图表及数据表明1 工艺随着固色时间的延长红蓝光在减弱,绿黄光在增强,但随着时间的增加
颜色波动越来越小,色相较稳定。2 工艺随着固色时间的延长红蓝光在减弱,绿黄
光在增强,随着时间的延长颜色波动较大,色相不稳定。3 工艺随着固色时间的延长红蓝光在减弱,绿黄光在增强,但随着时间的增加颜色波动较小,色相较稳定。同l 纯碱加匀染剂的结果趋势较一致。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