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4可看出,染后PLA的染色深度始终没有PTT高,PTT染色深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深,PLA的染色深度在30min时达到最大,30min后有下降的趋势。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同色平衡指数K越来越低,30min后值急剧下降。原因是染色到保温时间30min左右(染色时间55min左右),上染基本达到平衡,此后上染率增加不大(见图3)。这时若再延长保温时间,染液中已无过多的染料再上染纤维,由于PTT对分散染料的亲和力比PLA更强,PLA上已经上染的分散染料会向PTT组分转移,最终导致保温30min后,K值急剧下降。
从同色性的角度考虑,保温时间越短,同色性越好,但从上染率的角度看,染色时间越长,上染率越高,染料利用越充分。经研究,其他2支分散染料也有相同规律。综合同色性和上染率2个因素,染色保温时间确定为30min。
2.5低温一浴法与传统二浴法对比
以PLA/棉/PTT3组分包芯纱针织物的浅绿色布样为例。
2.5.1传统二浴法
1)先染PLA、PTT组分
工艺处方:分散黄SE-F0.47%(O.W.f);分散蓝SE-2R0.42%(O.W.f);扩散剂NNO2g/L;采用HAc调节pH值至4—5;浴比为1:30。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2)再套染棉
工艺处方:活性黄8..4RF3%(O.w.f);活性深蓝B-2GLN9.1l%(O.W.f);元明粉20g/L;纯碱1Og/L;匀染剂AN0.3g/L;浴比为1:30。
2.5.2低温一浴法
染色处方:Argazol黄N.SR0.12%(O.W.f);Argazol蓝N—SR0.1%(O.W.f);分散黄SE—F0.47%(O.W.f);分散蓝SE-2R0.42%(O.W.f);缓冲剂Argabuffer072g/L;元明粉10g/L;载体CWP-9103g/L;扩散剂NNO2.5g/L;浴比为1:30。
工艺流程如图6所示。
2.5.3染色效果比较
低温一浴法染色时间约是传统二浴法的40%,染色温度降低到90℃,节水、节能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可大大减轻污水处理的负担。
低温一浴法染色时间短,温度低,染色过程中无碱剂加入,减少了PLA/棉/PTT3组分包芯纱针织物中PLA组分的降解,很好地保留了织物的强力;皂洗,水洗染料助剂。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