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结果表明,中温型染料普遍较低温型染料对棉纤维的沾色要轻。原因是中温型分散染料大多分子质量较大,空间位阻大,在染料分子中取代基较多,染料结构共平面性差,所以对棉纤维的沾色轻。从沾色的角度考虑,对PLA/棉/PTT 3组分包芯纱针织物分散/活性一浴法染色中选用中温分散染料三原色进行研究。
2.2助剂的选用
2.2.1载体CWP-910
涤纶可采用载体染色,利用载体比染料分子小、扩散速率高的特点,载体先于染料进人纤维内部,对纤维具有膨化、增塑的作用。在载体的存在下。相同温度下,涤纶可染得比无载体条件下更深的颜色;从另一方面说,载体的存在可在较低温度下染出高温条件无载体情况的染色深度,达到低温染色的效果。载体也可以同样的原理作用于同为聚酯纤维的PLA、Prr。为尽量降低同浴法染色温度,保护不耐高温处理的PLA组分,并进一步节约能耗,考虑选用环保载体CWP一910,其主要成分是酯胺类自乳化体的化合物,研究其用于PLA、PTT组分的低温染色效果。CWP-910质量浓度与染色深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载体CWP.910对染色的增深作用明显,3g/L时达到最大染色深度,K/S值达到1.8224。在染色过程中,载体CWP一910对PLA、PTT纤维具有增塑作用,降低了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使PLA、PTT纤维分子链之间的引力减弱,使纤维形成较大空隙,从而使染料易于进入纤维内部;同时载体CWP-910对染料的溶解能力较强,使染料在纤维表面的浓度增大,提高了纤维内外染料的浓度差,加速了染料的扩散。质量浓度大于3g/L时,K/S值反而有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载体CWP-910达到一定浓度后,由于载体胶束之问的作用力克服了助剂与纤维之间的作用力,导致载体胶束间的缔合、凝聚,形成了一种新相,并把部分染料吸附在凝聚的助剂里,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降低,因此导致K/S值开始降低。由于助剂质量浓度在3g/L达到最大染色深度,因此确定助剂CWP一910的最佳质量浓度约为3g/L。
2.2.2扩散剂NNO
所选用的中温分散染料三原色虽然比低温型分散染料对棉的沾色程度轻,但沾色色差仍然较大,染色过程中需采用防沾色能力的助剂进一步降低分散染料的沾色程度。染色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扩散剂NNO,扩散剂NNO用量与中温分散染料三原色沾色色差的关系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扩散剂NNO对棉纤维具有很好的防沾色效果,随着扩散剂NNO质量浓度的增加,3种分散染料的沾色色差△E都明显降低。扩散剂NNO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散染料为非离子型染料,不含有水溶性基团,疏水性强,难溶于水,但易通过增溶作用增溶于扩散剂NNO胶束中。棉纤维在溶液中表面带负电荷,扩散剂NNO形成的胶束外层也带有负电荷,二者斥力很强,所以其胶柬很难吸附到棉纤维上,这样扩散剂NNO对棉纤维应该具有很好的防沾色效果。当扩散剂NNO质量浓度达到2.5g/L时,再增加用量,防沾色效果增加不明显,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染色工艺中扩散剂NNO质量浓度选用2.5g/L。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