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11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处理液pH值的增大,减量率先逐渐增加又逐渐减小,pH值为7.5H~减量率最大;白度值逐渐增大;弯曲长度先增大后减小。这是因为酶退浆时具有一最适pH值,处理液的pH值高于或低于其最适pH值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远离最适pH值时甚至导致酶的变性失活,所以减量率在pH值为7.5左右时最大;随着pH值的增大,双氧水漂白速率也增大,所以白度值逐渐增加。pH值初步确定为7.5。
将处理后织物进行染色,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用量(ow1)均为1.5%。染色后织物的K/S值见表l2。
从表l2中可以看}H,随着pH值的增大,染色后织物的K/S值逐渐增大,在pH值7.5~8.5,K/S值变化不明显,说明随着处理液pH值的增大,酶的活性先增大后减小,在pH值为7.5左右时,活性最好,除杂效果最好;双氧水的漂白速率随pH值的增大逐渐变快,漂白效果变好,织物向度值增大,染色后织物的表观色深则降低。
3结论
(1)采用酶退浆,方法简单,速度快,退浆率较高,对棉纤维无损伤,适合连续生产;由于聚乳酸纤维热稳定性差、不耐碱等特点,因此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时,在前处理时不宜采用浓碱处理,只能采用低温低碱处理,这对棉纤维来说不能满足染前处理的要求,因此要靠加入氧化剂来弥补不足,由于聚N/棉织物不宜用次氯酸钠等漂白剂漂白,所以我们选用双氧水漂白。
(2)采用退煮漂一浴一步法对聚乳酸/棉混纺织物进行染前处理,影响酶退浆的因素有酶液的浓度、漂白剂的种类、处理液的温度、处理时间、处理液的pH值等。
(3)经过大量的实验,我们初步确定了退煮漂一浴一步法染前处理工艺条件:浴比1:30,温度80,时间35min,硅酸钠5g/L,平平加一00.5g/L,渗透NB2g/L,30%双氧水8ml/L,pH值为7.5,酶用量为5g/L。
<<上一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