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经胶原蛋白处理的氧化棉性状比较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8日

图6为普通棉纤维及氧化棉纤维经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前后的a、b光谱曲线。由图6可以看出,a、b两条红外曲线无明显差异,说明普通的棉纤维与胶原蛋白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共价键结合。而氧化棉纤维经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后,在1659.0cm-1处出现席夫碱吸收峰,898.4cm处半缩醛吸收峰减弱,这是由于半缩醛不稳定,胶原蛋白中的一NH较一OH活泼,当胶原蛋白加入时醛基更易与胶原蛋白中的胺基生成席夫碱。同时,l733.9cm-1-处弱的醛基峰依然存在,这是因为胶原蛋白溶液处理氧化棉纤维时,只有部分醛基参与了反应。另外,l520cm-1-左右处的亚胺结构峰很弱,很难发现。由此,可进一步说明胶原蛋白与氧化棉纤维之间形成了牢固的共价结合。
2.4纤维的DTA分析

图7中、b、c分别为普通棉纤维、氧化棉纤维(NaIO41.5g/L)和胶原蛋白溶液处理氧化棉纤维(1·5g/LNaIO4)的DTA曲线。由图7可知,与普通棉纤维相比,氧化后棉纤维吸热分解峰向低温方向偏移了14·33℃,这与NIO4氧化时纤维素大分子的葡萄糖环结构打开和纤维大分子发生解聚有关。而氧化棉纤维经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后,其吸热分解峰重新向高温方向偏移,这主要是因为胶原蛋白与氧化棉纤维之间产生了共价结合。同时,由表l可看出,氧化棉纤维的吸热分解焓比未氧化棉纤维提高了近一倍,这是由于醛基的生成使得氧化棉纤维成为一种结构型储能材料。由红外分析可知,胶原蛋白处理氧化棉纤维过程中,只有部分醛基参与了反应,所以,氧化棉纤维经胶原蛋白处理后吸热分解焓虽降低,但比未氧化棉纤维高。
2.5棉纱线的强伸性能

由表2可知棉纱线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高碘酸钠浓度的提高而降低,这是因为氧化时,棉纤维大分子链上的葡萄糖环被打开,纤维大分子发生解聚,且氧化程度越剧烈,解聚现象越明显。氧化棉纱线经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后,其强度和伸长率略有降低。这是因为棉纤维是短纤,纱线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纤维自身的强度及拉伸时纤维间的抱合作用。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对棉纤维具有润胀和表面修饰作用,使纤维表面变平整、光滑,纱线膨松,抱合力减弱,因而处理后纱线强度略有降低。当高碘酸钠浓度控制在3.0g/L以下时,棉纱线的强
度的保持率在75%以上,能满足服用要求。所以选择适当的氧化条件对棉纤维进行改性的同时,棉纤维力学性能的损失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3结语
(1)普通棉纤维经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后产生失重;氧化棉纤维经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后增重,且增重率与胶原蛋白溶液浓度成正比。
(2)胶原蛋白可与氧化棉纤维产生共价结合。
(3)氧化棉纤维经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后热稳定性提高。
(4)氧化棉纤维经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后,强度和伸长率略有降低。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