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新型复合生物酶短流程工艺对棉织物进行前处理,优化的工艺处方为:淀粉酶+果胶酶6g/L,纤维素酶3g/L,EDTA 2g/L,渗透剂JFC2g/L,42%双氧水15g/L,烧碱8s/L。复合生物酶工艺的处理效果与传统前处理工艺相近,且具有对纤维损伤小、对棉籽壳及PVA的去除效果理想、能耗低等优点,完全可以应用于生产。
前言
棉织物复合生物酶前处理工艺是通过果胶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高效分解作用,以及各种酶的协同作用,去除棉织物上的浆料及天然杂质。与传统前处理工艺相比,生物酶工艺污染小,能耗低,对织物损伤小,助剂及污水处理成本低,是很有发展前景的高效环保的前处理工艺。但就目前而言,其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对PVA浆料的去除效果不理想,对棉籽壳和蜡质的去除效率低,各种酶制剂复配应用条件难以一致等。其中,对棉籽壳的去除一直是酶退浆研究领域中的难题,尚未有较成熟的相关工艺可比拟传统工艺。
Csiszar等人的研究表明,采用纤维素酶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处理,再辅以机械搅拌,能去除包覆的棉籽碎片和其它非纤维素组分]。国内其它行业学者的研究表明,经碱性双氧水处理后,棉籽壳木质素含量能大幅度降低。此外,国内许多研究表明,清水退除PVA浆料也有一定的效果。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笔者拟先用纤维素酶及ED—TA处理棉织物,汽蒸后再进行95℃热水洗,在去除部分PVA浆料的同时,使各酶制剂失活,防止其在后续工艺过程中继续作用,造成纤维强力损失过高。之后,再用碱性双氧水继续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未退除的棉籽壳和剩余PVA浆料。
1试验
1.1材料与仪器
织物18.2tex/27.8tex,523根/10cmX307根/10om机织棉布(浆料为淀粉、PVA等混合型浆料)。
药品 高效退煮复合酶制剂MPL一12(自制,主要为果胶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EDTA等),片状氢氧化钠,42%双氧水,硅酸钠,碘单质,碘化钾,硼酸,渗透剂JFC。
仪器 SF300思维士电脑测色仪,FA2004电子天平,LCK.800纺织品毛细效应测试仪,SBDY—l型数显白度计,pH计,YC-65N型电子织物强力实验仪,ALS-225电热鼓风干燥箱,721型分光光度计。
1.2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工艺
1.2.1棉织物前处理工艺
(1)传统前处理工艺
烧毛_斗水洗一浸轧退浆工作液(NaOH 20g/L,渗透剂JFC 5g/L)一汽蒸(60min)一水洗一浸轧精练工作液(NaOH 20g/L,渗透剂JFC 5g/L)一汽蒸(90℃×60min)水洗一烘干一浸轧漂白工作液(42%双氧水20g/L,NaOH 15g/L,硅酸钠3g/L)一汽蒸(98℃X棉织物复合生物酶短流程前处理I艺20min)水洗一烘干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