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处理工艺
1.3.1酶精练工艺
退浆棉织物用Bf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pH值10)在不同温度下处理60rain,各酶制剂用量分别为:碱性纤维素酶(900U/L)、碱性果胶酶(600U/L)、碱性木聚糖酶(1200U/L)和角质酶(600U/L)。浴比20:l,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0.1%,德比度101B0.1%。处理结束后,样品用沸水洗2min使酶失活,再用冷水洗2次,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相对湿度65%±2%,温度(20士1)℃,以下同]平衡24h,待测。
1.3.2同浴酶精练漂白工艺
在1.3.1节酶处理体系中加入一定量双氧水,其它条件同酶精练工艺。
1.3.3碱煮练工艺
退浆棉织物在含有2g/LNaOH,0.1%德比度101B的碱液中处理60min,处理温度98~100℃,浴比20:1。处理结束后样品用热水洗2min,冷水洗2次,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平衡24h。
1.3.4传统漂白工艺
经碱煮或酶精练后的棉织物(浴比为20:1),在含有3g/LHO2,1.5LNaOH,6g/L硅酸钠和0.1%德比度101B的漂白液中,以95℃漂白60min。漂白后棉织物用热水洗2min,冷水洗2次,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平衡24h,待测。
1.3.5酶精练、漂白一浴处理H2O2/TAED体系棉织物酶精练时,处理液中加入3g/LH0,其它条件同1.3.1节。精练结束后,在处理液中加入3g/LTAED,根据试验需要添加一定量的HO,同温度下处理60min。热水洗2min,冷水洗2次,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平衡24h,待测。
1.4测试方法
1.4.1白度
采用全自动色差计测定棉织物的白度。取每块试样的不同部位但经纬方向一致,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
1.4.2果胶质去除率
棉织物表面残留果胶质的含量采用钌红(Rutheniumred)染色法测定。将0.5g棉织物浸入1g/L钌红溶液50mL中染色10min,染毕水洗、晾干,测K/S值。按式(1)计算果胶质去除率:
果胶质去除率=K/S处理后/K/S处理前×100% (1)
1.4.3蜡质去除率
棉织物表面残留蜡质的含量采用油红(OilRed)染色法测定。配制0.4%油红一四氯化碳染色液,将织物浸没于该溶液中常温振荡染色5min。用流动水冲洗5min,洗净后放置在恒温恒湿环境中平衡24h,根据Lange等的方法测定并计算蜡质去除率。
1.4.4棉籽壳去除率
采用目测法(StdASTMD2496-80)测定,按式(2)计算织物上棉籽壳去除率:
棉籽壳去除率:(n0-n1)/n0×100% (2)
式中:n0——处理前织物中棉籽壳的量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