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大豆纤维针织物漂白工艺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8日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豆纤维针织物进行过氧乙酸漂白试验,对试验因素中的浓度、温度、pH值、时间等选用不同水平值,探讨以上四项因素对其大豆纤维难漂白白度的影响,得出提高大豆纤维漂白白度的一组最优工艺参数。

 

大豆蛋白纤维单丝细度小、比重低、强伸度高、耐酸碱性好,集合了其他天然纤维的基本优点,但大豆蛋白纤维本身固有的深米黄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染深色的深度和亮色的鲜艳度,因此必须对大豆纤维进行漂白处理。

大豆纤维漂白是其湿加工中的技术难题之一,也是实际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大豆蛋白纤维的漂白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较理想的解决方案,本文对提高大豆蛋白纤维的漂白白度的工艺做了一些探讨,主要是通过对大豆纤维进行过氧乙酸漂白试验。分析浓度、温度、pH值、时间等因素对其大豆纤维漂白白度的影响,对大豆蛋白纤维的漂白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工艺优化,提高大豆蛋白纤维的漂白白度。

1大豆纤维的漂白工艺试验

1.1试验材料与仪器

1.1.1大豆纤维织物

样布:15.34rex大豆纤维针织物,含大豆蛋白纤维100%,原布的白度Wh为65.13。

1.1.2化学试剂

稳定剂(硅酸钠),渗透剂JFC(工业),过氧乙酸,焦磷酸钠。

1.1.3试验仪器

WSD—III全自动白度计北京康光仪器有限公司;FA10~N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市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PA—D树脂压染实验仪上海基键测试机械有限公司:

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容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202—1型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YG065型电子织物强力实验仪温州市大容纺织标准仪器厂。

1.2实验方法

过氧乙酸漂白在弱酸性条件下,加工温度较低,漂白织物白度较好,对纤维损伤小,手感好,用过氧乙酸漂白能充分体现大豆蛋白纤维本身所固有的优良特性。

漂白液组成:过氧乙酸PAA(6~9g/L);渗透剂JFC2g/L;浴比1:50,pH6~9。

温度:6o~80℃。

经过初期的多次试验,初定实验条件为:过氧乙酸PAA8g,L;焦磷酸钠TSPP1L;pH6;温度70℃;时间60min。

织物:长15cm,宽8cm。

漂白方法:室温下在烧杯中配置漂白液,投入试样,然后置于已恒温的水浴锅加热,待漂液快速升温至设定值后,保温90min,漂白后充分水洗,自然晾干。

白度测试方法:首先在实验前测定原布的白度,实验后将待测布样晾干,将布整平对叠后放于白度计小孔处,以便更精确地测量白度。选择布样的三个不同的地方测试,取其平均值。注意不能测布样表面有色斑或者色差明显的地方,那样会对{贝4试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顶破强力测试方法:首先对仪器进行参数设定,把边距,定位移设定好(注:边距为顶杆外圆至夹持器内圆的距离,定位移为在设定伸长处采集强力值)按“实验”键,顶破后返回。注意布样要剪成面积和夹持器一样的圆形,匀整的放在夹持器内,尽量夹紧布样,以免受力不匀导致顶破失败。每块布样剪五块,测试取其平均值。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