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与讨论
2.1影响过氧乙酸初漂效果的因素
2.1.1过氧乙酸用量
由图1~图3可以看出,随着过氧乙酸用量的增加,织物的白度增加,强力下降,毛效先增加后减少(过氧乙酸10g/L时达最大).织物的白度和强力是一对矛盾,应在保持织物适当强力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其白度.另外,在过氧乙酸用量<10g/L时,织物强力下降速率较慢,强降率控制在7%以下,白度缓慢增加;当过氧乙酸用量>20g/L时,白度虽有所增加,但强力损失加大,强降率达到了20%以上.综合考虑,选择过氧乙酸用量为10g/L.
2.1.2pH
由图4~图6可以看出,过氧乙酸漂白时pH=5毛效、白度最好,pH=6强力最大;但当pH<5或pH>6时,强力下降,白度和毛效也下降.因此,过氧乙酸漂白的最佳pH为5.5左右.
2.1.3漂白温度
由图7、图8可以看出,织物漂白在60~70℃时白度最好,原因是温度过高会加速过氧乙酸分解,使其来不及漂白织物,温度过低时不能使过氧乙酸发生有效分解.60℃时的强力高于70℃.综合考虑,选取漂白温度为60℃.
2.2木质素含量
由图9可以看出,当双氧水用量<10g/L时,大麻织物木质素含量下降迅速,而当双氧水用量>10g/L时木质素含量的下降速度趋缓,当双氧水用量=10g/L时,大麻织物木质素含量为4.53%,相对于未漂白前的5.8%也有下降.过氧乙酸相对于双氧水更有利于大麻织物木质素的去除.当过氧乙酸用量<10g/L时,大麻织物木质素含量下降较迅速,而当过氧乙酸用量>10g/L时木质素含量的下降速度趋缓,当过氧乙酸用量=10g/L时,大麻织物木质素含量为4.02%,相对于未漂白前的5.8%也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过氧乙酸在漂白过程中与木质素的作用机理至今尚未探明,通常认为在酸性介质中,过氧乙酸可生成水合氢离子,它以亲电反应的方式进攻木质素分子中的高电子密度部位(如烯烃基、羰基和芳香环结构)并与之发生一系列反应,从而导致木质素大分子的降解.但也有研究表明,木质素与过氧乙酸反应的结果可能形成一些新的有色体,过氧乙酸漂白并不能大幅度地提高白度.因此,可以说过氧乙酸是一种去除木质素能力较强的漂白剂.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