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涤棉针织物分散/活性一浴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1日

摘要:

文章介绍分散/活性同浴染色新工艺,大大缩短染色时间,减少污水的排放,节约水、电、汽等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质量,增加企业利润,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工艺开发方向。

 


一、前言

长期以来涤棉双染针织物采取两浴两步染色法,即用分散染料染涤纶—还原清洗—活性染料套染棉的方法,整个染色工艺时间要达到10多个小时,生产效率低,水、电、汽消耗大,污水排放量大。而且由于湿加工时间长,易使布面起毛和影响织物的手感,使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开发低污染、节能、低耗、省水、省时的涤棉织物分/活一浴法浸染染色工艺,一直是印染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过去由于受染料、助剂的局限,该工艺的开发一直没有进展。近来由于精细化工技术的发展,染料、助剂稳定性的提高,使此工艺的开发成为可能。因此我们结合本公司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对涤棉织物分散/活性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成功。

二、为开发此工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试验:

1、筛选染料、助剂:各种染料、助剂都有其自身稳定的使用条件。为开发此工艺,首先要选择适合一浴法染色工艺条件及符合各项牢度性能要求的染料及助剂。

①选择活性染料时,要考虑分散染料及其所用助剂对活性染料上色性能的影响。应选择具有良好的溶解度、稳定的物理状态、良好的着色能力及色牢度好,且可在近中性条件下固色以及在高温时基本不水解等特点的适合高温染色的活性染料。

②选择分散染料时,同样也要考虑活性染料以及所用助剂对分散染料的影响,应选择对染色条件适应范围比较大的染料品种。

针对以上两点,通过对汽巴、日本化药及上海雅运等公司的活性染料及其它公司的分散染料进行大量的试验及分析,从染料的配伍性、牢度性能、对染色条件的敏感性及成本等方面试验结果,上海雅运的活性染料与德司达的浅三原分散染料进行搭配可得到同浴染色最佳效果。

2、设定工艺参数及制定工艺曲线:通过小样及中样反复试验、分析、总结,找出适合此工艺的最佳保温时间、温度、升温速率、助剂用量及PH值等工艺条件。

①此工艺是分散料和活性染料同浴染色,分散染料适合在弱酸性条件下染色,活性染料则要在近中性条件下染色,因此PH值的波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艺的稳定性

PH值对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染浴的PH值

5

6

7

8

9

染料上染

百分率%

分散料

97

96

95

92

88

活性料

65

85

94

95

95

经过试验对比,可以看出染浴的PH值在7左右时上染效果最好。但因我们生产所用的元明粉是偏碱性,如何把PH值调到7左右,且使染液的PH值在整个染色过程中保持稳定,又成为一个问题。我们先在染浴中加入HAc和NaAc两种助剂组成缓冲体系,但由于HAc容易挥发,使缓冲效果不理想。随后我们重新选择两种助剂A和B组成缓冲体系,试验效果非常明显。两种助剂的用量对染液PH值的影响见下表:

表一:当元明粉用量不变而助剂A和B的用量改变时对染浴PH值的影响:

助剂名称

用 量

元明粉(g/l)

30

30

30

30

30

助剂A(%)

0.7

0.6

0.5

0.45

0.4

助剂B(%)

0.3

0.4

0.5

0.55

0.6

PH值

6.08

6.44

6.72

7.02

7.32

表二:当助剂A和B的用量不变而元明粉的用量改变时,染浴PH值的变化:

助剂名称

用 量

助剂A(%)

0.45

助剂B(%)

0.55

元明粉(g/l)

10

20

30

40

50

PH值

6.5

6.75

7.02

7.12

7.62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助剂A和B的用量分别为0.45%和0.55%,元明粉的用量在20-40%时对染浴的缓冲效果最好,且不会影响染料的上染百分率。

②温度对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活性染料上染百分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到100℃左右时达到最大,以后温度继续升高,上染百分率稍有下降;而分散染料随温度的升高,上染百分率逐步升高,到120-130℃时达到最大值。因此分/活一浴的染色温度在120-130℃染色最合适。另外,当温度升到80℃以后,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都迅速上染织物,很容易产生色花,因此在80℃时适当保温,降低升温速率,控制染料的上染速率,使染料均匀上染,减少色花可能。

③元明粉的用量:电解质的作用是促进活性染料上染纤维,提高染料上染百分率。在此工艺中所用的活性染料也是随元明粉的添加而上染,虽然初染率较高,但由于染色是在100℃以上的高温中进行,一方面棉纤维在高温中充分溶胀便于染料分子的移动,另一方面染料分子在高温时运动速率加快,从而使染料分子在染色过程中的移染性大大提高,减少了色花的机会。

元明粉用量与染料用量的关系见下表:

活性染料用量(%)

≤0.05

0.05-0.2

0.2-0.3

0.3-1.0

元明粉用量(g/l)

15

20

30

40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