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Zeta电位
取未处理和预处理过的棉布2g,剪碎,与一定量滤纸和600mL水搅成糊状,测定Zeta电位,误差不超过0.5mV,取平均值。
(3)K/S值
将染色并皂洗烘干的布样在电脑测配色仪上测定K/S值,测2次,取平均值。
(4)耐摩擦色牢度
使用预置式色牢度摩擦仪测干湿摩擦牢度。摩擦10次,湿摩擦牢度衬布轧余率100%,摩擦完成后与灰卡比对,确定摩擦牢度等级。
2结果与讨论
2.1Zeta电位表征
测得未处理棉布Zeta电位-38.2mV,经预处理(醚化剂3OL,NaOH10g/L,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30min,浴比30:1)棉织物Zeta电位一33.2mV。Zeta电位差表明处理后棉织物已有一定程度阳离子化,在染色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染料阴离子在纤维表面的势垒,使其容易到达纤维表面,达到上染的目的。
2.2醚化剂质量浓度对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
配制不同质量浓度醚化剂的预处理液(NaOH10L),在80℃处理棉织物30min,烘干后分别按照活性艳蓝和活性金黄的染色工艺染色,测定其上染率和K/S值,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醚化剂质量浓度的增大,上染率和K/S值逐渐上升,在醚化剂质量浓度为30L时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小。其原因主要是在一定碱性条件下,醚化剂量少不能达到最好效果,反之则有多余的醚化剂不能反应,反而影响染色。
2.3碱质量浓度对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
配制不同NaOH质量浓度预处理液(浴比30:1,醚化剂30g/L),其它条件同上,染色后测定上染率和K/S值,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NaOH质量浓度的升高,上染率和K/S值逐渐增大,到最大值后基本不变。这是因为一定量的醚化剂(30g/L)所需的NaOH用量有限,NaOH用量达到饱和后,染色效果基本稳定。
2.4预处理温度对上染率及K/S值的影响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