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结构生色纤维和薄膜
仿照自然界蝴蝶等生物结构生色原理,目前已设计和研制了结构生色纤维,这是一种多层结构的纤维。通过严格选择一定折射率的高聚物和计算各层的厚度,使纤维薄层对光干涉时,各层纤维薄层使发光发生相长增强作用,反射出很强的一定波长的彩色光。
从前述蝴蝶翅瓣表面对光的干涉生色可知,只要其表面的薄片重复尺寸与可见光的波长相当,翅瓣表面的薄片起多层薄膜对光干涉作用,入射光在两种不同层面的每一界面上都发生反射,只要薄层厚度和两种薄层的折射率适当,就可使光发生干涉生色。
表1为干涉生色光波长与薄膜厚度的关系。
表1 干涉生色光波长与薄膜厚度的关系
(入射角=0, 折射率=1.55)
颜色 |
波长,nm |
层厚度,µm |
紫 |
430 |
0.069 |
蓝 |
480 |
0.076 |
绿 |
520 |
0.083 |
红 |
630 |
0.101 |
表2为Motphotex丝的物理特性这种多层结构生色丝是扁平截面,截面见图7。如果在电镜下观察,其截面是由许多层PET/PA交替叠合组成的,其截面电镜图见图8。由图7可看出,这种纤维中心是空的,截面由数量非常多的薄层紧密叠合而成。
表2 Morphotex 丝的物理特性
颜色 |
波长 nm |
单纤线密度 dtex |
强度 dtex |
延伸度 CN/dtex |
干热收缩 % |
紫 |
430 |
10 |
3.2 |
35 |
3 |
蓝 |
480 |
10 |
3.4 |
40 |
3 |
绿 |
520 |
10 |
3.5 |
50 |
3 |
红 |
6930 |
10 |
3.5 |
50 |
3 |
红外 |
1000 |
10 |
3.5 |
50 |
3 |
紫(细) |
430 |
4.0 |
4.2 |
25 |
4 |
绿(细) |
520 |
4.0 |
4.1 |
30 |
4 |
目前利用结构生色的薄膜和涂层产品已很多.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2.2结构色对颜料和涂层颜色的影响
纺织品加工经常要用涂料(或颜料)着色,从纺制有色纤维到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都可能用涂料(或颜料)来着色。此外,纺织品涂层加工,在纺织品表面施加一层高聚物薄膜,薄膜中也可以加入颜料来着色,即使不加人颜料,在纺织品表面施加薄膜后,对纺织品,特别是对纺织品的底色会发生影响。在这些影响中,结构起了一定的影响。
(1)颜料和结构色
涂料(或颜料)着色性能不仅决定于它们的分子结构,还和它们的物理结构有关。颜料的颜色同时由对可见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颜色对光的散射、干涉和衍射引起的结构色两种颜色构成,即分子结构变化会改变颜色,颜色的物理结构不同也会改变颜色。分子结构和颜色的关系和染料类似。本节仅简要分析一下其物理结构的关系,即结构色和其物理结构的关系。
同一化学结构的颜料,由于晶型、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它们的折射率、反射率等性能会不同,从而引起不同的结构色和色强度。事实上,这些物理结构也会影响其吸收光谱。图9是散射强度和颜色强度与颜料颗粒大小的关系。
由图可看出,大多数白色颜料(曲线A)的散射率随颗粒大小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大小后(约λ2)达到最大,然后随颗粒增大,反而减小。另一类颜料(曲线c),它们的散射强度虽然也随颗粒增大而增强,超过一定大小后,也减小,但它们的散射强度比曲线A类小,达到散射最大值的颗粒也较大,这通常是一些有机有色颜料。
由前述可知,当散射颗粒大小比光波波长小时,产生瑞利散射,主要产生波长短的蓝色光,而且波长愈短散射愈强。比光波长的粒子通常产生白色的米氏散射,但其强度较低。散射强的颜料遮盖好,白色颜料要求颜色洁白,而且遮盖性要好,通常是一些折射率很大的无机颜料,大多数折射率大于2(例如各类别的TiO2、铅白、锌白粉等),此外,它们的颗粒大小对遮盖能力影响很大,当颗粒大小大约为可见光波长一半(即0.2~0.4um)时,光散射最有效,所以白色颜料的颗粒大小应控制在此范围,如图中曲线A所示。对有色颜料来说,要求有较强的颜色强度,因此对发色浓艳的无机颜料,例如镉黄或钴蓝,有很高的折射率,反射能力很强,这些颜料颗粒可控制较大,以减少散射。对折射率较低的有机颜料,虽然最高散射是在较大的颗粒范围,为了有很好的颜色强度,颗粒大小应较小。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染整中正在开发应用,一些研究者正在开发纳米级的涂料着色用颜料,研究表明,有机颜料颗粒达到或接近纳米级后,颜料色强度大为提高,对纺织品的渗透性也较好,特别适合涂料染色,因为虽然它们的遮盖性不是很好,但并不会影响涂料染色产品质量,相反由于颜色强度高,渗透性好,故颜料用量可降低(可降低一半左右),而且均匀性好。不过,随着颜料颗粒变小,比表面积大,颗粒团聚较严重,要求有很好的分散技术。
如上述,发生瑞利散射时,会产生结构色(主要为波长较短的蓝色)这种散射对蓝、紫、绿色颜料的色光影响相对较小,而对黄、橙、红色颜料则会使其色光带蓝紫光而变得萎暗,所以应加以防止。散射的其它结构色也会影响颜料的色光,因为散射光的颜色总不会和吸收产生的颜色完全一致,这是颜料着色通常比染料染色颜色鲜艳度和强度低的原因之一。
颜料还可能通过干涉和衍射影响纺织品的色光。许多颜料显现出双折射和二色性,这些颜料晶体具有较低的结构对称性,光学上属各向异性,具有一个以上的折射率值,具有两个折射值的特性称为双折射,光通过这种结构对称性差的颜料晶体后,透射光是偏振的。即双折射晶体中的双折射效应会产生偏振光。
此外,满足一定条件的偏振光会发生干涉,产生颜色,或影响原来的颜色,不同方向的偏振光,随晶粒厚度增加色光变化是不同的,例如研究C.I.颜料红1,发现它有两种偏振透射光,一种为快光线,一种为慢光线,快光线随晶粒厚度增加,开始时黄和红色调不断增强,达到一定程度后,黄色调非但不增强,反而快速减弱,即只增强红色调,对慢光线来说,则随晶粒厚度增加,黄色调快递减弱,绿色调不断增强。以上表明,颜料如果具有双折射和偏振光特性的话,随着晶粒增大,其色光会变化,而且不同方向的颜色变化是不同的。
为了得到良好的遮盖性和颜色强度,并提高它们的颜色稳定性。生产颜料时,不仅要控制它们的颗粒大小和形状,还要控制晶型。实际生产颜料时,不仅要控制它们的颗粒大小和形状,还要控制晶型。在实际生产颜料时,要经过严格的后加工,加入一定的添加剂,特别是分散剂和分散介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