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批优势印染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开发应用先进的节水、节能生产工艺和设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并能够承受较高的环保成本。但是,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需要技术、装备和资金支持,完成降低消耗、减少排放的目标仍有一定困难。
(2)逐步趋紧的环保、财税、外贸等国家政策,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
为抑制投资增速过快,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2007年以来,央行10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6次加息,加大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使投资规模得到限制;“绿色信贷”、“绿色外贸”、“区域限批”、提高能源标准门槛、严格审批制度等一系列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对印染行业投资也产生了较大冲击。由于目前印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2008年国家继续从紧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缩紧企业资金链,加剧企业资金紧张,将进一步给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3)政策成本、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增加,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
人民币升值将成为今年经济的重头戏,出口企业报价难度进一步加大,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继续增加。2007年出口退税下调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消除,今年退税率调整的风险依然存在;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将会继续上升。由于受到环保压力和其它成本提升的影响,染料价格不断上涨,2008年开始,部分产品涨幅达到30%以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客观上使劳动力成本提高,进一步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总之,各种成本的持续上升,将不断压缩印染行业的盈利空间,对于部分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且附加值低的企业,无法通过提价消化成本,将面临生存危机。
(4)出口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周边国家快速成长的压力
近两年,印染布出口交货值增幅不断下降,2007年1~11月更是出现了1.37%的负增长。这虽然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但是目前近480亿米印染布产量中,出口比重仍占26%,也就是说有125亿米的印染布出口到世界各地,因此国际市场仍然是印染产品的一个重要市场。随着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到期,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措施将成为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面临的严重威胁。此外,在中国纺织业成本比较优势逐步削弱的情况下,印度、泰国、巴基斯坦、越南等周边国家逐渐成为与国内企业争夺国际市场订单的主要竞争对手。
4.1.2 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虽然2008年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但是也应看到行业发展中的一些有利因素。
国际方面,尽管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世界经济仍处于升区间,将高位趋缓增长,有利于我国纺织品服装继续保持稳定出口态势。
国内方面,2008年国内经济将继续稳步增长,居民收入稳定提升,国家明确扩大内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突出任务,衣着类纺织品的消费水平势必随之提升,为印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从行业自身来说,近年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及节能降耗增效等有序推进,将对全行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行业抗风险能力逐步加强。
此外,当前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和相关政策支持,也是我国印染行业要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4.2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健康平稳发展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