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浆后及丝光后
从表7 结果看,丝光后强力下降,缩水改善大。
4.2 后整理加色对牢度的影响
后整理采用常规染料用量对棉/竹浆纤维纱按常规工艺进行加色,加色后色牢度见表8。
从表8 可以看出,其中水洗、水渍变色牢度较差,原因如下。
(1)染料与纤维通过分子间力进行结合,染料分子上的磺酸基具有强烈的水溶性,故时常发生解吸,使染料回到溶液中。尤其在服用洗涤时水中无染料,由于动态平衡作用,使织物上的染料回到水中,重新吸附在织物上,导致发生沾污、变色、串色,因而表现出水洗牢度差,不太理想。
(2)另外纤维分子结构中的无定形区比纯棉多,加色时染料只是简单被渗透到无定形区通过分子间力结合,导致在测试液中染料发生迁移引起变色。因而染纱需要控制好颜色差异,避免在后整理加色后产生牢度问题。
(3)从纤维结构分析棉/竹浆纤维面料由于竹浆纤维在水中吸湿膨胀,因而纱线直径增大远大于纯棉纱,加色时染料难以渗透,因而不适合连续轧染加工。
5 大货质量情况
从表9 可看出,大货的缩水、滑移、撕破强力及拉伸强力等均能达到较高的物理指标,同时A级率达到平均99.3%。
6 结语
(1)染纱:前处理、染色、后处理直接采用成熟的纯棉工艺生产,回潮率可同纯棉品种控制。
(2)织前准备:由于纤维易伸长,恢复性能低,浆纱加工时宜小张力、少伸长为加工原则,同时改善毛羽指标,防止织造粘连,经纱回潮率可同纯棉品种控制。
(3)织造:上机张力不宜过大,采取小张力、小伸长原则。
(4)后整理:面料毛羽多,调整烧毛工艺;缩水大,通过碱丝光进行改善;各工序张力宜偏小控制;后整理加色会产生牢度问题,此类品种不适合连续轧染加工。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