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圆网印花
是使用无接缝圆筒筛网进行印花的一种方法,始于20世纪的60年代,发展迅速,成为织物的新型印花方法。圆网印花特点是利用圆网的连续转动进行印花,既保持了筛网印花的风格,又提高了印花生产效率。圆网印花的关键部件是无缝镍质圆网,简称镍网,常用电铸成型法制成,网眼呈六角形。用于织物印花的镍网,一般为圆周640毫米,目数为60~185。印制线条或精细花纹需用较高的目数,以保证轮廓的整齐和清晰。此外,也可使用合成纤维无缝圆网,内部衬有金属框网支撑,能提高精细花纹的印制效果。镍网的印花图案是用感光方法制成的。镍网先经清洗,用上胶机均匀涂布感光胶层,在暗室内干燥后,用已描样的片基在曝光机上进行曝光,再洗除未感光部分的胶层,形成网孔花纹,然后经热焙固化胶层,使具有一定的耐磨强度。印花时,色浆通过自动加浆机从镍网内部的刮刀架管喂入,由液面控制器调节,使印花过程中色浆量保持恒定。刮刀由富于弹性的不锈钢薄片制成,可调节高低和前后位置,控制刮浆量和印透程度。圆网印花机主要由无缝环形橡胶毯、圆网机架和衬垫辊组成。印花时,衬垫辊上升抬起橡胶毯,使橡胶毯和圆网之间保持与织物厚度相当的空隙,织物从喂入装置进入并粘贴在橡胶毯上与圆网同步运转。圆网机架上的对花调节装置,能调整各圆网的相对位置以达到对花要求。圆网印花机一般可印制 6~20种色彩,除卧式排列外,还有立式、放射式以及双面印花等式样。
○3滚筒印花
滚筒印花中,图案通过雕刻铜滚筒(或辊筒)印在织物上。铜滚筒上可以雕刻出紧密排列的十分精致的细纹,因而能印十分细致、柔和的图案。例如精细、致密的佩利兹利涡旋纹花呢印花就是通过滚筒印花印制的一类图案。花筒雕刻应与图案设计者的设计图稿完全一致,每一种花色各自需要一只雕刻辊简。在纺织业特定印花加工中,五辊印花,六辊印花等常用来表示五套色或六套色滚筒印花。
雕刻方法
在铜辊表面刻制凹形花纹的加工过程。花筒用铁制空心辊镀铜或用铜浇铸而成,圆周一般在400~500毫米,长度视印花机的工作幅度而定。花纹图案用点子或线条组成。花纹雕刻有五种方法。
手工雕刻
使用刻刀、小凿子、点钉等简单工具在铜辊上刻制花纹。此法仅用于修刻花筒和雕刻特殊精细的花纹。
钢芯雕刻
用经过淬火的钢制阳模在铜辊表面压轧制成凹形花纹,是较早使用的机械雕刻法,适用于刻制精细花纹、几何图案和直条花型。
缩小雕刻
始用于19世纪50年代,能刻制各种大小的花样图案。先将花样放大2~5倍描绘于锌板上,用腐蚀法或手工刻制在锌板上形成花纹线槽。再将锌板上的花纹通过缩小雕刻机恢复到原有尺寸,用钻石刻针转刻于表面均匀涂蜡的铜辊上,露出花形铜面,然后在腐蚀槽内用化学法或电解法将刻痕腐蚀成凹形花纹。这种方法可使花筒上的刻痕光滑而精确,还可在缩小机上装设多枚刻针,分别在同一花筒上同时刻制相同的花纹。
照相雕刻
这种方法由印刷业的照相制版技术发展而来。主要过程是在铜辊表面喷涂一层经曝光后能生成不溶于水的薄膜的感光胶。花样经过分色和照相法制成各色花纹的正片,使正片包覆在涂有感光胶的铜辊上进行曝光,未感光处的感光胶可用水洗去,即现出铜面花纹。然后经高温焙烘使感光膜固化而具有耐酸和绝缘性能,最后经化学或电解腐蚀制成有凹形花纹的花筒。照相雕刻法的图案花样适应面广、生产效率高、重现性好。
电子雕刻
利用电子技术控制刻刀在铜辊表面直接凿刻制得凹形花纹。基本过程是将花样分色在白纸上描成黑白稿,再以黑白稿包贴在电子雕刻机的贴样辊上,使贴样辊和待刻的铜辊在机上同步运转。由扫描头对黑白稿进行连续光电扫描产生的光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放大处理后控制刻刀,在铜辊上逐行凿刻。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