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染色性能测试
K/S值在电脑测色仪上测定染色织物的表观颜色深度,每块织物需在不同部位保持经纬方向一致测三次,取其平均值。
耐洗色牢度参照GB/T3921.1一l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测试。
耐摩擦色牢度参照GB/92O—l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2结果和讨论
2.1影响颜料分散效果的因素
2.1。1分散剂
固定颜料和分散剂含量,在超声波功率800W和处理时间60min的条件下,分别选择平平加O(聚氧乙烯醚型)、Span20(多元醇型)、FPE(高分子型)为分散剂对颜料进行分散,研究分散剂类型对颜料分散效果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表明,高分子型分散剂FPE制备的颜料粒径最小,粒度分布最窄。平平加O和Span20均为小分子分散剂,其疏水端相对较短,与酞菁蓝颜料粒子形成的范德华引力较小,在外界温度或剪切条件下容易发生脱吸附的现象,从而造成无效分散,导致颗粒的粒径大,分布宽。而FPE(甲醛、聚氧乙烯醚和环氧乙烷的缩聚物)则是高分子分散剂,存在多锚固基团,不存在脱吸附现象,因此,相同条件下其分散效率高,制备的颜料粒径小,粒度分布窄。
2.1.2 FPE用量
除了分散剂结构对颜料分散效果有影响外,分散剂用量与颜料的分散效率也密切相关。固定颜料含量,在超声波功率800W,处理时间60min的条件下,改变分散剂FPE用量对颜料进行分散,观察分散剂用量对体系粒径及离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图1表明,随着分散剂用量增加,颜料粒径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而离心稳定性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显然,当分散剂用量很少时,不足以在颜料表面形成完整的吸附层,裸露的颜料表面易发生相互吸附和重新聚集的现象,导致无效分散,颗粒较大。超细颜料离心稳定性的变化可以通过Stokes方程进行说明:
在体系黏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颗粒的沉降速率与粒径的平方成正比。颜料颗粒越大,其沉降速率越大,颜料的稳定性越差;反之,颗粒越小,沉降速率越小,体系的稳定性越好。但是当分散剂用量过多时,多余的分散剂会在两个或多个颜料颗粒间产生架桥作用,同样引起颜料稳定性下降。综合上述分散剂用量对所制备颜料的粒径和离心稳定性的影响情况,确定16%为最佳分散剂用量。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