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1可以看出,不管是染浅色还是中深色,K值均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后接近1。K值越接近1,说明PTT和PET纤维的表观色深越接近,同色性越好。因此,在130℃时染色,PTT/PET交织物的同色效果更好。而当染色温度为100—120℃时,K值远大于1,PTT和PET纤维的表观色深差异较大,可以获得浓淡色的染色效果。
由表l可知,在同一条件下,对PTT/PET(DTY)交织物分散染料染色的值要大于r/PET(FDY)交织物。这说明前者颜色深度的差别要大于后者,染料在前者同色性要比后者差,因此在PTT/PET(DrY)交织物上更容易形成浓淡色的染色效果。这可能是由于DTY丝与FDY丝的微结构差别所造成的。
综合图1、图2和表1,在相同温度下,分散染料用量为0.2%(owf),PTT/PET交织物染色的K值均小于染料用量为2.0%时的K值,且更加接近1。这说明PTT/PET交织物分散染料染浅色时,PTT组分与PET组分的表观色深相差不大,易达到同色效果。而染中深色时,PTT组分与PET组分的表观色深差异较大,相对来说不易达到同色效果,而易达到浓淡色的效果。
2.1.2染色温度对总色差的影响
在交织物同色染色时,并不是交织物中各组分K/S值相同或接近就能达到同色效果,还要求组分纤维的色相基本一致。表2列出了PTT/PET交织物染浅色和中深色时,不同染色温度下色相角的差值。
由表2可以看出,分散红65、红74和蓝79在和PET纤维上的色相角比较接近,并且在较低染料用量(0.2%)、较高染色温度(130℃)下,PTT与PET纤维的色相角之差最小。这表明在此条件下,PTTPET交织物染色的色相一致性最好。此外,分散红65、红74和蓝79在PTT和PET纤维上的发色主波长均相同,分别为520nm、510aPTT和630nm,并没有发生偏移。以上均说明分散染料在PTT和PET组分上的色光比较一致,目测也认为染色和PET的色光较一致。因此,采用单只分散染料染PTT/PET交织物时,不会出现由于色相不一致导致的颜色差异,即得不到异色效果,只会得到同色或浓淡色的染色效果。
表3中,总色差AE综合说明了亮度、彩度和色相对分散染料在FFWPET交织物两组分上引起的视觉差别。
由表3可知,AE的变化趋势与K/S值及色相角的变化趋势相同:在相同的染料浓度下,染色温度越高,总色差越小;在相同的染色温度下,染料用量越低,总色差越小。因此,在高温下染浅色时,PTTPET交织物的同色性好,染中深色的同色性相对差些,但差别很明显。依据GB/T25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在130℃染色时,3只染料染PTT/PET(DTY)交织物的色差均达到3—4级,染PTT/PET(FDY)交织物的色差等级均达到4~5级,说明染料在PTT./PET交织物上具有很好的同色性。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