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色织段染织物
段染是指在一绞纱线上染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颜色。普通的色织面料每根纱线从头到尾只有一种颜色,织出的织物整齐规则,织物的风格相对显得单调无新意。而段染工艺可在同一根纱线上染出两种以上不同的颜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单色染纱方式,织成的织物风格得到根本的突破,立体感强,色彩缤纷,层次丰富。这种由段染纱织成的色织面料风格多彩变幻,也被称为“幻彩纱面料”。适合段染的原料有纯棉、涤棉、亚麻等,适合段染的染料有活性染料、分散染料、涂料等。现以亚麻纱为原料开发夏季休闲面料,产品吸湿透气,布面具有无规律的“雨丝状”效果,风格自由、舒展、缤纷,立体感强。
5.2 各工序注意事项
5.2.1 染色
染色流程:轧节→烘燥固色→水洗后处理→烘干。
段染前纱线要经煮练漂白处理。煮练要注意碱的用量,过多会降低纱线强力,过少除杂效果不理想,影响段染效果及布面质量。经煮练后纱线毛效在8 cm/30 min左右,pH值7 ~8。毛效高低会影响色浆的渗透,太高色浆易渗化,导致轮廓不清;太低影响色浆渗透,造成染色不良。染料的选择应考虑色牢度及染后纱线手感等因素:选择涂料染色,拼色方便,不易渗化,轮廓清晰,但纱线手感偏硬,牢度较差;选用活性染料段染,染色纱线色牢度好,手感好。
5.2.2 织造
织造工序要注意防止同色纱段成堆集结,在布面形成“山水画”或称为“木纹”的疵布。要在布面形成比较均匀的雨丝状效果,花形排列较重要。一般经纱较少全部使用段染纱,因为经向段染纱使用太多,布面的雨丝竹节效果会很紊乱。纬向的段染纱在织造时产生上述疵布的几率很高,通常使用多个储纬器,来分散同色段纱线的集结。
6 其它
将织造与染整加工结合起来,对色织面料进行二次设计加工,可以获得独特的外观和风格,这成为开发新型色织面料的一种思路和方法。例如,在色织物表面印花、烂花、压绉、轧光、刺绣、色拔、植绒、磨毛等,使面料呈现丰富多彩的外观,从而达到仅仅采用织造手段不能达到的效果。
6.1 色织拔染面料
在已染色的色织条布或格布上印上可消去“地色”的色浆,而在布面产生白色或彩色的花纹图案,这种经色拔工艺处理后的色织面料在原来规整、方正的条格外观上增添了层次丰富的花纹,形成独特的风格。色拔工艺处理后的色织面料花纹细致、逼真,富于变化,不同于普通色织物或印花织物,在创新开发色织面料新产品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色拔工艺是借助还原剂和氧化剂将有色织物的底色破坏而获得局部消色或有色的花纹。由于织物的不同,选用的化学拔染剂也有所不同。要经色拔处理的色织物,其染色纱线通常选用活性染料,不选用硫化染料,因硫化染料颜色不易拔净。色织拔染工艺流程为:浸轧印花浆(拔白浆或色拔浆)→烘干→汽蒸(100 C,7 min)→焙烘→冷水冲洗→热水洗→皂煮→水洗→烘干。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