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主要工艺措施
2.3.1 染色
100% 长绒棉含杂量较少,染色前处理煮漂工艺可适当减少纯碱用量,而稍稍延长煮练时间,以免损伤纤维。染料一般选择活性染料,色牢度较好,色泽鲜艳。
2.3.2 络筒
络筒工序应控制好张力及卷绕密度,断头自停装置动作灵活,以免纱线断头后与槽筒摩擦而损伤纱线,建议采用金属槽筒,因其成形好、表面光滑,对纱线损伤小。
2.3.3 整经
小提花部分因浮长线长、交织点少,需要在整经时加重张力,使纱线预伸长,减少因坠经产生的停机。小提花经纱部分加张力圈重量32 ~50 g,平纹处经纱加张力12 g。
2.3.4 浆纱
浆料的选择要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成膜性和耐磨性,增加纱线强力,提高耐磨和被覆毛羽性能。
高支纱强力较低,经染色后断裂强度进一步下降,通常下降15% 左右,若纱线不对色要进行复染(二次染色),断裂强度会下降25% 左右,故高支纱的上浆以增大纱线强力为主。其次,纱线在染色过程中,由于碱液的煮练,棉蜡、棉脂被去除,浅色纱线会更容易吸浆,而深色纱线由于上染了较多染料,纤维空隙变小,阻碍了纱线的吸浆,影响了浆液的渗透,上浆难度加大。因此,上浆应根据染深、浅色纱线区别对待。此外,浆槽温度不宜超过90 ℃,以防止色纱褪色和沾色。在保证浆液流动性及渗透性的前提下,浆槽温度偏低为宜。
2.3.5 织造
机器设备:意大利天马II Excel型剑杆织机。为防止经纱断头,上机张力不宜过大,保证梭口清晰,织口无过大游动。后梁高度稍高,一般为+1.5 ~+2.0,边纱采用110 dtex×2 涤纶线,减少边经断头。本系列品种经密较小,易产生横档疵点,坯布的修、洗、织难度较大。
2.3.6 后整理
采用冷水退浆。因纱支细、密度小,不加软油或加少许软油手感已经很柔软,拉幅张力不宜太大,注意成品的修、洗、织。
3 强捻绉纱色织面料
色织绉纱面料具有质地轻薄、手感柔软、吸湿透气、富有弹性、皱纹持久自然、视觉舒适、触感温馨等风格特征。色织绉纱面料是将强捻度的纬纱在一定张力、温湿度条件下“暂时定形”,与常规捻度的经纱交织成坯布,经后整理热及碱液的作用,强捻纬纱暂时定形被破坏,强捻纱解捻,产生收缩,在织物上形成立体感强的不规则的经向皱纹。
3.1 织物规格
近年流行的色织绉纱面料通常采用细特纱线、较小密度配置。因坯布经染整加工后,纬向收缩,织物幅宽变窄,纬向紧度增加,一般纬向收缩率达30% ~40%。因而坯布经纱之间应留下适当的空隙。组织一般采用简单的平纹组织,或是以平纹为地组织配置小提花组织。常用的织物规格见表4。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