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红米红对蚕丝和锦纶的染色性能宋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3日

摘要:采用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了红米红在酸处理改性后的结构,并通过正丁醇-水两相分配法判定红米红色素疏水性的变化。探讨了蚕丝和锦纶用改件和未改性红米红色素染色受pH值、色素用量、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比较了直接法和媒染法对蚕丝和锦纶染色色牢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化处理红米红,矢车菊一3一葡萄糖苷变成矢车菊素,疏水性增强;改性红米红色素在蚕丝和锦纶上具有更好的染色性能。改性和未改性红米红色素适宜的染色pH值均为2~4。红米红色素在蚕丝和锦纶上的摩擦牢度和变色牢度基本在4级以上;在蚕丝上的耐光牢度基本达到3级左右;在锦纶上的耐光牢度较差,基本在2级左右。前媒和后媒法处理蚕丝和锦纶均能提高织物的耐光牢度。

 

红米红,又名黑米红,是以红米和黑米等的米皮为原料,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提取而成的天然着色剂,可用于冰淇淋、糖果、配制酒、饮料、冷饮、焙烤食品等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红米红色素主要成分为矢车菊素一3一葡萄糖苷,属于花色苷类。矢车菊一3一葡萄糖苷作为天然染料对纤维的染色鲜见报道。将花色苷水解,对苷元矢车菊素染色性能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可以推测,糖基的去除、分子结构的变小以及羟基的减少会使花色苷的染色性能及其牢度发生变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去糖基红米红在蚕丝和锦纶的染色性能及其各项主要牢度指标。

1实验部分

1.1材料

织物:消光尼丝纺,经纱为55.55dtex/48f FDY,纬纱为50dtex/34fFDY,面密度为58.9g/m;蚕丝电力纺,经纱为25.89dtex×2,纬纱为23.3dtex×2,面密度为51.7g/m。均购自吴汀市致远纺织有限公司。

化学品:红米红色素(色价140)购自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三水合醋酸钠、冰醋酸、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7H:O)、五水合硫酸铜(CuSO·5HO)、磷酸、盐酸、硼酸,皆为分析纯试剂。

1.2红米红色素改性

在70℃将红米红色素粉末在若干浓度的盐酸溶液中处理3h。

1.3正丁醇一水两相的紫外分光光谱

按1.2的方法改性,碱中和后用HAcNaAc缓冲溶液调节至同一pH值,采用_F丁醇一水两相法,测定红米红分别在正丁醇和水中的紫外可见光谱。

1.4染色性能

1.4.1染色条件的影响

pH值的影响:将色素溶液的pH值用缓冲溶液调节至2~7范围内。室温人染,升温至95℃,恒温染色60min,水洗,晾干。

温度的影响:室温人染,逐步升温至设定的温度,恒温染色60min,水洗,晾干。

改性红米红色素用量的影响:调节色素的用量进行染色。室温入染,升温至95℃,恒温染色60min,水洗,晾干。

[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