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前处理后纱线残留钙镁离子对染色的影响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3日

2.2 Ca2+、Mg2+对染色的影响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高温前处理后纱线上残留水分水质硬度偏高的问题比较普遍,且随生产浴比的改变在变化具体影响分析如下。

2.2.1 染浴中的Ca2+、Mg2+分别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水中的硬度是由Ca2+、Mg2+这两种离子共同引起的,一般检测Ca2+、Mg2+浓度也是一个共同值。针对到底是Ca2+产生的影响还是Mg2+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以下验证实验。

本实验主要是在小样室打样时,人为在染浴中分别加入4.5 mmol/L的等量Ca2+和Mg2+,以验证这两种离子对染色效果的影响(表2)。

从表2 可以看出因Ca2+导致的水硬度偏大对染色结果影响较小;Mg2+引起的水质硬度偏大对染色影响非常明显,其中以SS组合的敏感色比较严重。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11/20111103-034245-708.jpg

2.2.2 实际色纱生产时受Ca2+、Mg2+影响实验

本实验主要验证生产过程中前处理纱残留的Ca2+、Mg2+对实际染色的影响。寻找前处理后残留不同水质硬度的纱,将此纱一分为二,一份按照正常染色流程染色;另一份纱加强水洗去除Ca2+、Mg2+后染色,染色为小样染色。

以下1 号和2 号纱线上残留水的Ca2+、Mg2+含量分别为4.0 mmol/L和>4.5 mmol/L,以此两种纱分别进行打样对比。以正常染色小样为标准测定加强水洗后染色的小样颜色(表3)。从表3 可以看出,当水质硬度为相当于4.0 mmol/LCa2+时,有Ca2+、Mg2+残留和没有Ca2+、Mg2+残留的纱样的染色差异并不明显,当水质硬度在相当于4.5 mmol/L Ca2+以上时,染色差异非常明显,且不同染料组合受影响程度不同。

3 改进方案

3.1 高温前处理各种改进方案

(1)酸洗前加1 次80 ℃中温水洗浴比8.61,酸洗前加1 次80 ℃中温水洗前处理不同阶段Ca2+含量情况如下:105 ~130 ℃练漂Ca2+含量> 50 mmol/L;80 ℃水洗Ca2+含量4.0 mmol/L;增加1 次80 ℃水洗Ca2+含量0.9 mmol/L;酸洗Ca2+含量4.5mmol/L。最后1 道水的水质硬度相当于4.5mmol/L的CaO,几乎没有减少。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增加1 次强水洗,也不能有效降低高温前处理后酸洗时的水质硬度。因此酸洗可以释放出沉积在纱线上的Ca2+、Mg2+。

(2)酸洗后加1 道冷水洗5 ~10 min浴比8.61,酸洗后加1 道冷水洗前处理不同阶段Ca2+含量情况如下:105 ~130 ℃练漂Ca2+含量> 50 mmol/L;80 ℃水洗Ca2+含量4.0 mmol/L;增加1 次水洗Ca2+含量0.9 mmol/L;酸洗Ca2+含量4.5 mmol/L。酸洗后进行合适水洗,最后1 道水的硬度相当于0.9 mmol/L的CaO,去除比较干净。

(3)延长高温练漂时间10 ~20 min浴比8.61,延长高温练漂时间前处理不同阶段Ca2+含量情况如下:105 ~130 ℃练漂Ca2+含量> 50 mmol/L;80 ℃水洗Ca2+含量2.7 mmol/L;酸洗Ca2+含量4.0 mmol/L。即使高温延长高温练漂时间10 ~20 min,酸洗时的硬度相当于4.0 mmol/L的CaO,不能有效降低水质硬度。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