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酸性纤维素酶减量特征的研究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31日

  2.4纤维素酶活对减量率的影响
    将CellishL、DH-1、Cellus0ft酶活稀释至与MEGAJ2酶活大致相等。然后用2酶量处理棉织物,其减量率如图3。在相同的机械作用下,前三种复配酶的减量效果基本相同,说明CMC酶活决定了织物的减量率,纤维素内切酶起着主要作用。未添加化学助剂的原酶,其减量率要低于复配酶,添加化学的试剂主要包含了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在进行整理时,这些化学试剂(如NaCL)能明显提高酶的活性;同时竺坌竺使酶较容易地解吸并移动到其他结合部位,提高织物的减量效果。所以在复配酶处理织物中,是纤维素酶和化学试剂综合作用的结果。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10/20111031-053138-691.jpg

2.5不同纤维素纤维织物的减量特征
    分别用2DH一1酶处理棉、亚麻、苎麻织物,处理后减量特征如图4。由图4可知,亚麻减量率最高,主要是亚麻织物表面有较多的绒毛,酶处理使其容易断落;苎麻要低于其他纤维,这和其纤维在结构上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取向度和低的孔隙率有关。在实际工艺处理时,短时间处的减量具有实际参考价值,这些织物品种的减量次序是:亚麻>棉>苎麻。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10/20111031-053200-495.jpg

  3结论
    3.1纤维素酶整理的减量是由化学催化水解和机械搅拌协同形成的,是物理减量和化学减量的综合结果。
    3.2在机械作用方式相同条件下,纤维素纤维织物减量率与CMCase显著相关,EG酶在织物的生物抛光整理中起着决定作用。
    3.3不同的纤维素纤维织物的减量特征与其纤维的结构、性能以及织物纺织方式有关。棉、亚麻和苎麻在短时间处理的减量次序为:亚麻>棉>苎麻。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