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超声波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8日

3.2染色时间

在最佳温度下对比羊毛织物在常规条件下和超声波条件下的染色时间,得到了5种染料的上染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8~图12所示。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10/20111028-040444-624.jpg

图8~图12中,5种染料的上染百分率是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且不同时刻上染百分率提高的程度各不相同。可以看出染色时间在40~80min之间时,染料上染百分率提高量和提升率均较大,即染色时间在40~80min之间时超声波发挥作用的效果比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超声波在此时间段内空化效应很明显,作用于染料、纤维及染液,使上染率有了较大提高。由此可知,超声波在节约染色时间方面相当有效。染色时间的减少提高了染色效率,带来了效益。

3.3超声波频率

60℃时,利用2种活性染料在不同超声波的频率作用下对羊毛染色90min,得出染料上染百分率随超声波频率变化的曲线(图13)。图13中可以看出,一定的染料在一定的染色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上染百分率随着超声波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在超声波发挥效应的35~45kHz范围内,适度提高超声波的频率,对染料的利用率大有帮助。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10/20111028-040509-629.jpg

3.4染色表观浓度对比

通过对60、70和80%时常规条件下和超声波条件下的染色布样进行染色表观浓度测试,得到了表1的数据。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10/20111028-040539-173.jpg

由表1知,常规条件下染色羊毛布样的表观染色浓度较超声波条件下的要高,这主要是由于经超声波振荡以后,羊毛纤维的无定形区增大,结晶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纤维大分子链的排列趋于不规则,鳞片层遭到破坏,从而使羊毛纤维表面较常规条件下粗糙,对光线产生了较多的漫反射,使超声波条件下染色布样的表观浓度值(K/s值)降低,颜色看起来不及常规条件下的深;另一方面,超声波条件下和常规条件下的染色表观浓度相差较大,主要是由于超声波提高了上染百分率。在实际染色中,应当考虑到在得色量与显色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3.5染色牢度

60℃染色条件下,试样的摩擦色牢度测试结果见表2。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10/20111028-040607-639.jpg

从表2可以看出,利用超声波可以明显提高染色羊毛试样的摩擦色牢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超声波的热效应和空化效应加速了染料的溶解、分散以及羊毛纤维的溶胀,使得染料能充分进入纤维内部。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