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合理的染色工艺 毛/粘混纺织物一般采用绳状染色机染色,浴比1∶20,在40℃的空白浴时织物进缸,先加入羊毛保护剂1~2 g/L,运转10 min,再加入事先溶解稀释的分散剂WA(起匀染作用)和直接染料及酸性染料染液。元明粉最好分2次加入,第1次可在染液加完10 min后加入,并以1℃/min升温至75℃,追加第2次元明粉,继续升温至100℃,保温染色60 min。染毕如发现残液中酸性染料剩余较多,或羊毛得色较浅时,可加入适量醋酸促染。必须指出:
①在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上染色,喷嘴压力要降至最低。
②运转速度不宜过快,避免落毛过多影响品质,尤其是粗纺产品。
③染中深色时,为了防止直接染料在羊毛上得色过高,可添加羊毛防染剂或锦纶阻染剂。
④元明粉可促使直接染料上染粘胶纤维外,同时也可防止酸性染料产生色花。在染浅中色时,不能直接使用醋酸,可改用醋酸钠或硫酸铵1% ~3% (owf),缓慢促使酸性染料上染。
⑤如不添加羊毛保护剂,则染色温度必须控制在100℃之内,因为羊毛不耐高温。
(4)疵病的修复 染色后若发现织物颜色偏红时,往往是羊毛上的颜色偏深而致,则可根据偏红程度,在空白浴中加入0. 5~3 g/L分散剂WA(天坛助剂)加以修复。操作工序是在40℃时,将染色疵布进缸,待运转润湿均匀后加入事先溶解好的助剂,然后以1℃/min升温至95℃,微沸处理30~40 min,关闭蒸汽阀校对标样,并可根据两种组分上的颜色色光偏差,在处理浴中修复。反之,如羊毛上的色泽较浅,宜采用弱酸性染料补色为好,但不能使用直接染料,因为它对羊毛、粘胶两种纤维都会上染,色光难以控制。当然,平平加O亦可作匀染剂,但其泡沫多且效果也较分散剂WA差,且易使羊毛毡化,一般不建议使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