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毛/粘混纺织物一般采用两种染料进行染色:一种是酸性、活性染料两浴法染色;另一种是酸性、直接混纺(D-型)或耐晒(Solar)染料同浴一步法染色。前者由于工艺繁琐,成本较高,大多数用于高档精纺面料的染色;后者在生产上则应用广泛。
最近,某染整厂在应用酸性和直接混纺染料同浴一步法染毛/粘混纺织物时,发现织物颜色偏红光。经分析发现,操作人员为了使酸性染料充分上染羊毛,在染色时除加元明粉外,还添加硫酸作促染剂,促使酸性染料上染。硫酸是酸性染料和强酸性染料的促染剂,因而在毛/粘混纺织物染色时不宜使用。
其原因是:
首先,硫酸属无机酸,用它作酸性染料的促染剂,虽节约成本,但会使粘胶(再生纤维素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水解断键而降强,即使在染毕前经过氨水或纯碱中和处理,但仍会有少量残留,在烘干时直接引起纤维素纤维降强。实践证明,硫酸只适用于强酸性染料染纯羊毛纺织品。
其次,直接混纺染料仅耐弱酸性介质。如染涤棉混纺织物时添加醋酸, pH值控制在5~6较适宜。虽然直接混纺染料可以染毛/粘混纺织物,但需经过仔细筛选。
(1)直接染料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直接染料都能用于毛/粘混纺织物的染色。应选择分子结构中含磺酸基团较少的混纺(D-型)或耐晒(Solar)等直接染料,才能使毛/粘两种组分上的得色相似。它能有效克服羊毛组分得色过深而产生夹花或“露底”现象。如吴江铜罗染料化工厂的直接橙S,橙D-WS,耐酸大红4BS,耐酸枣红,紫D-5BL,直接棕MM,棕D-RS,绿D-2B,黑G(C. I. 19)和D-HG等染料,这些直接染料的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磺酸基团,亲水性较弱,适宜用于毛/粘混纺织物。若染料分子结构中磺酸基团较多,则亲水性较强,其羊毛上的得色率会更高,甚至产生过饱和,从而使织物颜色偏红光,再加入硫酸,偏红光现象更加严重。
(2)助剂的作用 因毛/粘混纺织物的染色时间较长,所以要添加羊毛保护剂。如采用Scale setAC羊毛保护剂2 g/L(大祥化工),它不仅适用于在高温条件下染毛/涤混纺织物,而且还能防止毛/粘混纺织物长时间沸染过程中的毡化,确保产品质量及其手感;也可添加羊毛防染剂或锦纶阻染剂1~2 g/L,它们能防止直接染料在羊毛上得色过高现象,从而使毛/粘两相得色均衡。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