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反应表示过氧化氢与尿素作用首先形成了配合物,然后分解产生自由羟基基团HO·,再分解产生自由过羟基基团HO2。
另一种可能是过氧化氢通过氢键作用与酰胺基连接的产物促使过氧化氢较快地分解。其作用情况是:
H2O2=H+ + H02一
(H2N)2CO+HO2—==(NH2)2CO…HO2一
由此过氧化氢与尿素的结合是比较复杂的.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尿素一过氧化氢组成了该控制系统。
2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
18.2tex纯棉双面针织坯布(坯布顶破强力为332.5N)。
化学药品:过氧化氢、尿素、氢氧化钠、硅酸钠(均为分析纯)。
工业药品:渗透剂JFC、洗涤剂。
实验仪器:HH—S电子恒温水浴锅(河南)、220V/1kW封闭电炉(江苏)、FA2004电子天平(上海)、织物毛细效应测定仪(自制)、SBD一1B织物白度测定仪(浙江)、HDO26N织物强力测定仪(江苏)。
2.2实验操作
在染杯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硅酸钠的加自来水.尿素的加蒸馏水).按工艺处方依次加入硅酸钠(或尿素)、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和渗透剂JFC,然后放入织物,开始加热,控制升温速率于50min加热到100℃.再恒温至规定的煮漂处理时间。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断翻动织物,且不可将织物长久地露在前处理液面以外.然后经热水洗、皂洗、热水洗、冷水洗和晾干,最后测定织物的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
2.3织物性能测试方法
根据对前处理半制品的要求.测试不同前处理条件下织物的有关性能,从而评定工艺条件的合理性测试的主要项目有:织物白度、织物毛细管效应和织物顶破强力.
2.4实验方案设计
为了确定硅酸钠和尿素分别作稳定剂的最佳前处理工艺条件,根据实际生产中主要的影响因素,选定前处理条件中的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稳定剂作为实验因素,且各因素取3个水平因子,选用部分(3)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2.4.1硅酸钠做稳定剂的实验方案
用硅酸钠做稳定剂设计正交实验时,根据各单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选定了3个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案。设计的因素、水平方案如表1所示。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