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技术协作
紧密纺属于高新技术。目前国内的紧密纺装置存在许多的现实问题,比如机械加工差异问题、中间齿轮和吸风管的耐磨性问题、集聚圈和胶辊的寿命问题等,都与自身的高新技术加工手段不足有关。作为紧密纺装置的生产厂商,一方面自身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切实地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技术协作、合作,以真正解决技术和质量问题。无锡纺器公司为了研发高性能的抗静电集聚圈,从原料角度就已和有关化纤厂协作,请他们用掺人纳米金属氧化物的锦纶切片来拉制抗静电集聚圈所专用的纤维,目前该公司已推出三个不同级别抗静电集聚圈供应市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e.整合系统资源
现代化设备是系统工程的产物。新技术只有在使用中不断研究摸索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外大企业都有相应的技术开发基地或平台,研发的设备可以在其中不计成本地反复试验、反复摸索工艺,因此推出的是一个系统性的产品,做得很有精度、高度和深度。国内不具备这样的机制、环境和条件,习惯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不能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国内紧密纺装置基本上不是基于自身研究和工艺实验研究创造的,而是测绘和解剖他人设备制造出来的产品。没有或少有智力成果投资,价格自然可以便宜,但纺织企业购买使用后,经常出现不磨合、不适用、不实用的现象。因此,不但要加强纺机与纺器生产厂商的合作,而且要加强紧密纺设备、专件制造厂商与使用厂家的合作;企业既要加大自身的研发投入,又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入研究紧密纺纺纱机理、纱线结构、工艺方法、机构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紧密纺产品开发,共同促进国内紧密纺技术的健康发展。比较理想的是,由有实力、有眼光的大企业自愿主动牵头,市场化调集各路人马,全面整合系统资源,执掌国内紧密纺技术的大旗,带领业界突进,使国人使用国产紧密纺设备和关键件生产国际水平的紧密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