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纺织工业快速响应型供应链构建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7日

前言: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纺织工业快速响应型供应链,要求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环境和社会效益,考虑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

纺织工业一方面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其发展中又存在较多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有:原材料利用率低,原料紧缺程度加剧。据有关资料,我国合成纤维、棉花纺织原料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l0~20倍、40~80倍,分别为印度的4.4倍和2.2倍,使得天然纤维资源丰富,具有世界第一的化学纤维资源及世界棉花产量1/5左右的中国纤维资源经常性存在相对短缺。产值能耗较高,能量转换利用效率低。我国纺织行业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在纺织行业中,染整行业能耗最高。耗水量相对较高,特别是染整行业的耗水量高。在纺织工业中,纺织业、服装加工和部分化学纤维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合计为28.1亿m,而印染业总用水量为64亿m。污水排放量大,回用技术水平较低。其中纺织、服装业重复用水率平均为80%,而印染业重复用水率仅为l0%。产业结构绿色水平较低,投入环保资金不足,与国外相比产品绿色化比率和水平偏低。

循环经济

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举办了两次循环经济的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已将“循环经济促进法”列入立法计划。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产品”闭环流动的循环式经济,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有三大操作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属于源端控制方法,旨在减少生产时使用的物质和能源流量,实现资源和污染物排放的源消减;再利用属于过程控制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或包装容器以初始形态多次使用;再循环属于终端控制方法,要求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资源化”手段,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纺织工业快速响应型循环供应链

针对纺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操作原则,提出了在纺织工业建立快速响应型循环供应链的构想。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纺织工业快速响应型供应链,要求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环境和社会效益,考虑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料获得到产品最终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因此纺织工业快速响应型循环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的,由纤维原材料生产商、纺纱(缫丝、合成)、织造、染整、终产品生产企业、运输、销售、服务部门、消费者、回收处理企业构成的网络,其目的是使纺织品从原材料的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废弃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

根据纺织工业的特点,纺织工业循环供应链主要着眼于“高利用”和“低排放”两个环节。从源端开始就进行了控制,采用生态环保型原材料、染料、助剂,在自然条件下可降解、可再生,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在设计产品时就考虑到产品在其使用阶段的能耗和产品的废弃方式或处理工艺,使废弃工艺减少污染环境,并尽量使这部分能耗降至最低;使用能源、资源消耗少的加工工艺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料,以及纺织品废弃后最大限度地回收重用或循环再用。图1是纺织工业快速响应型循环供应链的简化模型。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27-031216-349.jpg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